国家级示范高中

江苏省四星级高中

学校微信

  |  

当前位置:学校概况 > 现代化创建

省教育现代化现场考察专家组对我县进行考察评估

发布日期:2012-09-19 来源:[db:出处] 浏览次数:

      省教育现代化现场考察专家组对我县进行考察评估  

 

    918上午,东海县教育现代化创建工作汇报会在县行政中心举行,由省教育厅纪工委书记蒋吉生同志带队的省现场考察评估组开始对我县进行3天的现场考察。

    汇报会上,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家保代表县委、县政府向省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现场考察专家组莅临我县指导教育现代化建设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徐家保首先向专家组介绍了我县社会和经济发展情况,他说,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抢抓江苏沿海开发历史机遇,大力发展各项事业。东海县是中外闻名的中国水晶之都,是江苏沿海开发与沿东陇海线产业带的叠加区,区位优越、物产丰饶。东海先后六次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连续三次荣获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县称号,连续三年在江苏省24个建制县生态环境综合评比中荣获第一名,连续四年荣获省发展高效农业先进县称号,拥有东海水晶东海大米东海老淮猪肉黄川草莓等四个国家级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荣获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国观赏石之乡、中国温泉之乡、中国花木之乡等荣誉称号。

    徐家保说,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关涉子孙后代。近年来,在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我县以创建教育现代化县为动力,始终围绕共享优质教育的总目标和教育均衡发展、人民满意的总要求,把教育作为百年大计,大力推进各类教育均衡发展,努力构建城乡教育共同进步的发展格局。我们坚持把推动教育优先发展体现在强化领导责任上、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体现在办学条件逐步改善上、体现在教师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上,着力加大公共财政和社会资源对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支持力度,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亮点频现。看似平常最崎岖,成如容易却艰辛”――回首过去,我们为东海教育的快速发展而欢欣鼓舞;展望未来,我们将以更加优异的业绩谱写东海教育发展崭新的篇章。

    徐家保说,东海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省教育厅及各位领导、专家的关心和支持。这次省教育现代化县创建现场评估既是对东海教育事业的全面检阅,也是对我们推进教育均衡协调发展的悉心指导。我们也将以此次检查验收为契机,采取切实措施,抓好整改落实,努力推动东海的教育现代化建设再创新业绩、迈上新台阶。

    会上,县委常委、县政府常务副县长苏锋作创建工作汇报:近年来,我县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作为建设全面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全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先后获得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省师资队伍建设先进县、省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县、省审计工作先进集体、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通过省三类城市语言文字评估验收,并被命名为省社区教育实验区。我县一是以高位发展为引领,围绕现代化目标,不断强化组织保障,落实优先战略。突出优先位置,加强组织统筹;瞄准创建目标,强化责任落实;立足工作实效,严格督查推进。二是以均衡发展为基础,把握关键环节,不断优化教育资源,保障教育公平。完善机制,确保资金投入;整合资源,优化教育布局;落实政策,健全关爱体系。三是以协调发展为原则,做好统筹兼顾,不断完善办学体系,实现整体推进。创新举措,学前教育规范发展;科学规划,义务教育均衡普及;晋级推动,高中段教育做优做强;重抓基础,社区教育健康发展。四是以发展为根本,围绕品质提升,不断规范教学管理,打造自身特色。遵循教育规律,提升教育品质;规范办学行为,优化教育环境;培育师资队伍,夯实教育支撑。苏锋说,教育现代化创建提升了我县教育整体水平,铸造了东海教育品牌,实现了从优质学校到优质区域的新跨越,实现了从注重规模扩张向注重内涵提升的新跨越,极大提升了我县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品质,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我们将以此次评估考察为契机,进一步找准差距、细化目标,以更加创新的思路、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扎实的举措,推动教育现代化再上新台阶,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为全县经济社会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县教育局局长刘晋围绕教育现代化建设主要指标的达成情况向专家组逐一简要说明并举证,回答专家组成员的质疑。市教育局局长匡中远、韩金山副局长、东海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及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教育局机关科室负责人参加了上午的汇报会。

    9月18下午,根据评估日程安排,省专家组对我县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进行县城地区学校集中现场考察。专家组一行9人由省教育厅纪工委书记蒋吉生同志带队,实地先后考察了县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和平路小学、县实验中学、县实验小学、东海高级中学、青少年活动中心、牛山镇社区教育中心、东海中等专业学校、网络中心的办学条件、素质教育、队伍建设、优质园及社区教育中心均衡发展、信息化建设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