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示范高中

江苏省四星级高中

学校微信

  |  

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校园新闻

弘扬文化传统――征文

发布日期:2012-09-06 来源:[db:出处] 浏览次数:

弘扬传统文化

高二(8)尚晶娜

小时候,一年到头最快乐的日子要算是旧历新年了。

读老舍、丰子恺一些老一辈的散文家的散文,旧历除夕也是他们幼时最美好的回忆。旧历年中各式各样的糕点,隆重的祭灶神活动,满脸浓墨重彩的门神像,花炮仗以及各种新年旧俗都让孩子们终身难忘。在我的记忆中,旧历除夕该是个红通通的日子,无论是红通通的春联,还是红通通的鞭炮,无论是孩子们红通通的小脸蛋儿,还是折来辟邪的、泛着红紫的桃枝。旧历年无疑是传统文化气息最浓厚的节日。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文化符号渐渐消失。另外,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子不语怪力乱神”,是因为孔子重视鬼神之事,现在的人不语“怪力乱神”,是因为我们都清楚地知道世界上是不存在鬼神之事的。人们不再企望驱邪避魔的习俗驱除根本不存在的“鬼”啊“魔”的,也许二十年后。孩子们就不知道年画上的门神到底长什么样子,不知道沙燕风筝是怎么扎成的,更忘了要在祭灶神时给他的嘴巴上抹块糖(免得他讲坏话),更甚至连这些小小的做法也没有的。

其实,普通的百姓生活才是传统文化的温床,社会的流行不正越来越大众化吗?余秋雨先生在《文化苦旅》中曾提过:在古代,社会大众推崇书法好的人。书法美而生活落魄的士子常常在小酒店的粉壁上挥毫泼墨,引得行人纷纷驻足观望。这是一种大众的认同,就像门神版印,沙燕风筝的扎制一样,老百姓哪知道什么水印、油印之类的?而这些传统文化的象征如若只保留在寥寥几个精于此道的,被当成国宝似的供着的手艺师傅手中,又怎能真正被弘扬,被发扬光大呢?

有一些文化的消亡不能不说是由于它们自身的原因,文化总是随着时代潮流发展的,一切都在进步,不能家家户户都一年到头总想着怎么按祖先的方式生活,这是完全不可能的。但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传承中,难道就没有熠熠生辉的文化瑰宝吗?

弘扬传统文化是一个“扬弃”的过程,对于传统文化,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优秀的传统文化教会我们更好地生活,它其中更包含“人性的魅力”“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红包驱邪,包含了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福;清明祭扫是对逝者的悼念;中秋团圆,是对生者的安慰;七夕佳节,是对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祝愿;端午龙舟,是对国魂的尊敬……

每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都教给我们生活的真谛,弘扬传统文化不仅是对历史对文化的尊敬,更有个人对自身的反省,对亲友的关心爱护。放慢生活的节奏,平息无休止的欲望,转一转身,看一看历史看一看未来,不为商业的利益,不为权利的诱惑。一个没有传统文化的民族,是不是一株“裸露根部的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