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示范高中

江苏省四星级高中

学校微信

  |  

当前位置:心海导航 > 心理咨询

传染病防治

发布日期:2013-10-14 来源:[db:出处] 浏览次数:

传染病是由某种特殊的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所引起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传染病与其他疾病不同,其主要特征是:①具有特异的病原体;②有传染性;③有流行性、季节性、地方性,如乙型脑炎多发生于夏末秋初,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多发生于冬春季节。在一定条件影响下,传染病可在易感人群中造成程度不等的流行,从散发以致造成大流行,如流行性感冒可能造成世界大流行。④有一定潜伏期;⑤有特殊的临床表现,绝大多数传染病在病程中体温升高,有皮疹、毒血症和肝脾肿大等。传染病的流行过程是由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构成的。切断任何一个环节都可以使传染病终止流行。传染病如不及时预防和治疗。就能迅速传播,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和健康。

传染病分类常识

一、法定传染病分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统称为法定传染病。法定传染病都是纳入法制管理的疾病。

     1、甲类传染病包括:鼠疫、霍乱。

     2、乙类传染病包括: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3、丙类传染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上述规定以外的其他传染病,根据其暴发、流行情况和危害程度,需要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的,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决定并予以公布。

二、按传播途径分类

    1、呼吸道传染病:包括肺鼠疫、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麻疹、肺炭疽、肺结核、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猩红热、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等。

2、消化道传染病:包括霍乱、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感染性腹泻病等。

3、虫媒传染病:包括腺鼠疫、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疟疾、丝虫病等。

    4、接触传染病:包括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狂犬病、炭疽、布鲁氏菌病、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等。还有艾滋病、梅毒、淋病为性接触传染病。

    5、经疫水传播的传染病:包括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

    6、经血液传播的传染病:病毒性肝炎、艾滋病。

    有些传染病是多种途径传播的,如艾滋病有性接触、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三种途径;鼠疫是蚤类传播的,但肺鼠疫是呼吸道传播的;炭疽是接触传播的,但肺炭疽是呼吸道传播的。

三、自然疫源性传染病

指原来是在动物中传播,在一定条件下传播给人的传染病。包括鼠疫、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狂犬病、布鲁氏菌病等。这类传染病都存在自然疫源地(或家畜疫源地),所以称自然疫源性传染病。

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水痘是原发性感染,多见于儿童,临床上以轻微和全身症状和皮肤、粘膜分批出现迅速发展的斑疹、丘疹、疱疹与结痂为特征。

传染源:水痘患者为主要传染源,自水痘出疹前12天至皮疹干燥结痂时,均有传染性。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在近距离、短时间内也可通过健康人间接传播。

易感人群:普遍易感。全年均可发生,冬春季多见。本病传染性很强,易感者接触患者后约90%发病。

水痘对孩子的危害不仅是痘疹,更主要的是它的并发症。

如何加强防控和自我保护,防止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

传染病患者的主要症状

传染病患者的主要症状为发热(一般体温超过38℃)、全身不适、头痛、乏力、食欲不振等。麻疹、风疹患者还会出现皮疹;流行性腮腺炎患者会出现耳垂下方肿胀、疼痛,张嘴吃东西时,疼痛加剧;流感患者严重时会引起肺炎及其他并发症;流脑患者可出现喷射状呕吐、颈项僵直等症状,病情严重者会引起脑部损伤而遗留听力下降或耳聋、智力低下等后遗症。     

几种易发的传染病

流行性感冒由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传染性强,传播迅速,起病急,病程短,潜伏期一般13天,通常自然病程为1周左右。高热、头痛、全身酸痛或剧烈咳嗽者可酌情对症治疗,继发性细菌感染者,可酌情予以抗生素治疗。

流脑由流脑双球菌感染脑膜或脑脊髓膜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有高烧、头痛、喷射状呕吐、脖子发硬。流脑双球菌也可以进入血液,引起败血症。居住、生活、学习环境拥挤的人群最容易感染流脑,中小学生、进城务工人员及其子女是发病的主要人群。

肠道传染病细菌、病毒、寄生虫等随食物或水进入胃肠道而引起的传染病。病原体种类繁多,广泛存在于环境中,以细菌最为常见,主要引起细菌性痢疾、伤寒、副伤寒、感染性腹泻和霍乱等。     

防治以自我保护为主

预防传染病最主要的方法就是加强自我保护,注意科学预防。

天气变化大、过度疲劳、精神紧张以及长期处于封闭环境会造成免疫力下降,给感冒病毒可乘之机。因此,对付感冒最有效、最健康的方法是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合理搭配日常饮食中的营养。60岁以上、体弱多病者、学生以及医护人员、教师、服务业工作者、交警、记者、综合写字楼办公人员和导游等职业人群应及时进行接种。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可以有效预防流脑。不要随地吐痰,不要随意丢弃吐痰或揩鼻涕使用过的手纸。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不要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学校、办公室或居民家中应做到每天开窗至少3次,每次不少于10分钟。

防肠道传染病则需要养成喝开水、不吃变质食物的习惯,及时清洁餐具、炊具。家庭应使用自来水,单位或家庭使用自备水的应在当地卫生部门的指导下,投放消毒药进行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