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示范高中

江苏省四星级高中

学校微信

  |  

当前位置:教育科研 > 教师读书

东海县教师读书通讯(2018年4月)

发布日期:2018-05-08 来源:[db:出处] 浏览次数:

东海县教师读书通讯

 

东海县教师读书活动办公室                            201804 

 

 

读书时讯

——新书速递…………………………………………………………………………记 

教师书房

——做“学生喜欢”的“成长型”教师……………………………………………刘 

——通达的晓悟 理性的光辉……………………………………………………………冯胜兰

读书随笔

——读《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有感…………………………………………………吴传开

——读《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有感………………………………………………解学梅

——读曹书德老师的《走下讲台做教师》有感……………………………………鲁媛媛

——读《心理学与教育——理论和实践》有感……………………………………尹苏通

——读《学生可以这样教育》有感…………………………………………………陈连芳

——《教育的使命》教育读书随笔…………………………………………………苗正昌

——《于永正课堂教学实录(II) 口语交际与习作教学卷》读后感 ……………倪晓燕

——读张志《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变革—高中MOOC进行时》有感………………葛苏杭

——读《只为做一个良师》有感……………………………………………………杨燕子

——读《做有温度的教育》有感……………………………………………………刘 

——研读《让教育回归人性》有感…………………………………………………苗 

——读周春梅《一间辽阔的教室》一书有感………………………………………唐 

读书时讯

新书速递

本报记者整理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新高考•新高中:深度解读新高考》

熊丙奇 编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年开始,不分文理以及主副科考试等制度的实施,将促使家长和学生在初三或高一,就要对报考做出定向和定位选择安排,报考从 “考后一个月的事”变成了“考前三年的事”。认真了解、吃透政策,对考生和家长规划新政下的学习生活十分重要。作者长期研究高考政策改革,文章从多角度解析高考改革政策,有助于考生和家长客观、理性地理解高考政策,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案及考试策略。同时,这些思辨性的文章也为相关研究提供极富启发的思考视角。

《品鉴教育文化盛宴:陶继新序跋屯集》

陶继新 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

这是陶继新先生为94本书所写的序或跋的结集,书的作者有教育局局长、校长、教师、学生等,内容丰富,各有特点。陶老师所写的94篇序或跋,或对每本书的主要内容浓缩与概括,或抽取某一两个或几个主要特点剖析,或对作者的思想与个性透视,或兼而有之。从这本书中,读者一方面可明了本书的不同内容、形式等;另一方面,也可以感受到作者的评价走向,因为全然是通过他的笔写成的这些序跋,都烙印了明显的“陶氏”风格。

《说理的境界:高考议论文的问题诊断与批改》

钟斌 等著 福建教育出版社

本书是一所百年老校(厦门一中)语文组作文教学实践的总结与提升,是针对高中议论文理念转型和命题趋势(新材料任务驱动型作文)的中学议论文写作教学研究新成果。书中以近5年高考作文真题及省市质检题为例,从发现问题、定性分析、多维归因、多维比较、逐层深入、对象意识、让步校准、合理延展、作文建模、远离雷区等10个方面,分样题解读、样文分析与诊断、写作策略指导、优文评析等4个层次,分析议论文的写作任务,诊断与批改考场作文的偏差,给出议论文的写作策略——说理的境界。(作者:中国教育报 记者)《中国教育报》20180406日第10

教师书房

做“学生喜欢”的“成长型”教师

——读《于永正教育文集》(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

作者:刘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2017128日,于永正老师病逝的消息瞬间在微信朋友圈刷屏,第二天《中国教育报》头版也进行了报道。一位小学语文教师的离去为何能引发全国基础教育界的集体哀悼?阅读他的教育文集,或许能从中找到答案。

寒假期间,我又一次认真阅读了源创出品的“于永正教育文集”。这套文集共有《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给初为人师的女儿二十条贴心建议》《忆师友、谈人生》《我怎样教语文》《课堂教学实录1》《课堂教学实录26册,封面配上于老师不同体态语言的照片,看上去有一种非常亲切的感觉。这套书的前3册适合所有教师阅读,后3册更适合小学语文教师。

读于老师的书,让人感觉亲切、随和,时常会有一些“金句”让人回味无穷。比如,“教了四十多年的书,终于把自己教成了孩子”“不听别人的课,就上不好自己的课”“让我们的教学‘增值’”“经常给学生的学习生活注入‘兴奋剂’”……

我最初看到于老师的介绍,是十年前在雷玲编著的《故事里有你的梦想——18位名师的精神档案》一书中,当时于永正老师排在第四,前面有吕型伟、钱梦龙、顾泠沅三位教育界的“大佬”。于是,小学语文界名师于永正就给非语文教师的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14年初,“于永正教育文集”出版后,我先睹为快。尤其是在《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这本书中,于永正老师对自己一生的教育工作做了总结回顾,让我深受启迪。

做学生喜欢的教师

于老师的经历和很多小学教师差不多,中师毕业后在小学任教,之后一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和教学研究工作。他多年一直深耕在小学语文教学土壤中,即便是到教研室工作后,也一直坚持在小学上课,并以此为乐。

从上中师开始,他就确立了两个目标:一是当一名作家,二是成为让学生喜欢的教师。他很卖力,很勤奋,总想做一个学生喜欢的教师,不能愧对学生以及家长。因为职业的缘故,他的作家梦以写教育教学文章的形式呈现,而成为学生喜欢的教师的目标,使他在教学上不断求索,让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

提高课堂教学艺术是于老师孜孜以求的。他认为,自己和其他教师相比,并没有什么不同之处,只是更善于博采众长,兼收并蓄。为了把课上得更精彩,他把当代名师的课基本上都听遍了,斯霞、李吉林、贾志敏、支玉恒、张化万、孙双金……他认为,如果自己在教学中酿出了一点“蜜”,是因为从很多名家和许多鲜为人知的普通老师身上采了高质量的“花蜜”的缘故,他酿的“蜜”是名副其实的“百家蜜”。如果听了不大理想的课,也不吃亏,他自己的一些好的方法、主意也会在听课的一刹那形成。

如何做一位让学生喜欢的教师,于老师提出教师要有自己的绝活,用自己的特长去赢得学生的喜欢。他自己就是一个有情趣的教师,他喜欢唱京剧、拉板胡,为自己的业余生活增添了很多亮色,也能时常在学生面前露一手。

于老师认为,教师自身就是最好的教科书,教师是学生最好的范本,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首先做到。

做思考型的实践者

做思考型的实践者,这是于永正老师对自己职业的定位。于老师崇拜思考,认为人是在思考中成熟的,教学也是在思考中日臻完善的。

于永正老师非常重视理论的指导力量。他认为,理论不能束之高阁,要站在理论家的肩膀上。作为一个一线的特级教师,于老师最大的与众不同之处,就是能把理论转化为“生产力”,把所得、所学转化为课堂的行为,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他把阅读作为自己的生活方式,又是一位善于思考的读书人,在阅读中一有所得,便努力付诸实践,让理论转化为行动。

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实践,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总结,是他不断成长的秘诀。他也不是天生就擅长写作,从1957年一直写到1980年,有一箱子退稿。1980年底,39岁的于永正老师在《江苏教育》上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文章《选材与命题》。从发表第一篇文章起,他给自己定下了每学期精心钻研两篇课文,教好两篇课文,然后写出两篇文章的小目标。最初发表的文章,多为执教的心得体会,但命中率很高。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教师要写文章,遍地是写作的素材。他的文章不是在书斋中写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偶尔引用别人的话,是因为别人说得对,能引发他的共鸣,或用来佐证自己的观念,增加说服力。

他认为写作就是用文字凝固下来的思考,写是最全面、最深刻、最理性、最冷静的思考。他的口袋里常装着笔,随时记下瞬间的思维。这些不寻常的想法是很有价值的,且往往稍纵即逝,永不再来。在这一点上,我们今天更有便利,如果有什么好的想法,可以随时记录在手机上,关键在于我们有没有这方面的意识。

做终身成长者

不少教师把获得特级教师称号作为人生的追求,因此很多教师在评上“特级”后便没有了作为。而于老师在取得特级称号后,将此作为新的起点,他所写的很多教育教学文章,多是在评上特级后。他提炼的“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的“五重教学”特色,也是在“特级后”的多年实践中形成的。

一个人一辈子做自己喜欢的事,往往能取得成功,其实,这也是现在很流行的工匠精神。于老师一辈子只做小学语文教师,即便是后来到教研室工作,也是从事小学语文教研,依然在各地上公开课。因此,于老师从语文教学走向语文教育。他认为,自己不只是教语文的,更是教育工作者,是老师,是站在“教育”即“育人”的高度来思考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教科所)《中国教育报》20180409日第10

通达的晓悟 理性的光辉

——读罗晓晖《方法与案例:语文经典篇目文本解读》

作者:冯胜兰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开悟”的英文为“enlightenment”,拆分开来,义即“将智慧之光注入众生黑暗的心房之中”。2014年,罗晓晖老师受成都市武侯区中学语文教研员唐旭华老师之邀,将讲学的足迹踏进了武侯区,在这里开启了他的“文本解读”系列讲座,我和众多武侯区的语文教师一样,成为其文本解读理论的第一批受益者。

讲座持续了两年,罗老师那些关于语文课文完全不同于教参的、深具洞见的解读,那种基于理性的分析揭示出来的清晰路径,对于彼时已经从教中学语文13年之久的“成熟教师”的我而言,却恍若第一次读懂这些自以为早已烂熟的文章。曾经对资料盲从、对答案迷信、执持原有经验的心房,渐渐被理性和智慧之光照亮,犹如罗盘之于航船、灯光之于长夜、《再塑生命》中的沙利文老师之于海伦•凯勒,尘埃顿消,真相浮现。为了让这份智慧之光照进更多曾经和我一样在黑暗中摸索的语文教师的心房,在唐老师的大力推动下,罗晓晖老师的《方法与案例:语文经典篇目文本解读》(以下简称《方法与案例》)一书终于面世。

毋庸置疑,语文教学现状亟待改革,语文教师素养亟待提升。从教师方面而言,缺乏科学的阅读理念和系统的阅读方法,随意肢解和割裂文本,是极其普遍的现象。面对文本,什么才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立场?《方法与案例》第一部分第一节便冷静而明确地指出:“文本解读仅仅寻求对文本作出忠实于文本的还原性的理解。”忠实文本,还原文本,指引我们在解读时要摒弃主观臆断,讲求有根据、有逻辑、讲理性,能自洽。整本书都闪耀着“理性的光辉”,表现为多个特征。

梁漱溟说“学问贵能得要”。世间有学问者不可谓不多,能得其要,将深邃的见识表达得浅显易懂者并不多见。人到中年,翻开一本书能够连续读到十几页的时候似乎已经不多,面对“专家”“专著”,我们见惯了从概念到概念的卖弄、从资料到资料的堆砌、从观点到观点的搬运,而《方法与案例》一书,一旦翻开,我和身边的很多朋友,即使一些人不是语文学科出身,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不忍释卷。其中很重要的原因便是本书行文语言简明而能切中要旨。书中没有哗众取宠的术语,没有矫揉造作的高深,更没有长篇累牍的冗繁。在要言不烦的分析和示范中,我们开悟、我们信服。

比如,我曾经深深困惑于一个问题——稍有文学理论常识的人都熟知“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名言。作为教师,我们常常以莎翁的名言作为理由,将个人的体验和想象与文本内容本身相混淆,作出 “个性解读”“多元解读”,并且还乐此不疲地将这些充满主观色彩的解读结论告知学生。我们也常常看到,名师授课时有很多迥异于我们的解读的“新结论”。一个文本的意涵,既可以是“这个”也可以是“那个”吗?文本解读是“多元的”和没有定论的吗?如果不是,那么怎样的解读才是最为科学理性的?其背后是否有理论依据作为支撑?翻阅了卷帙浩繁的文艺理论书籍,没有一本的回答让我满意。在本书中,作者给出了“文本与文本解读的几条常识”:人类理性的原则、写作行为的原则、文本联结的原则。每条原则之下,又有几条小原则。对于每一条常识的阐述,加上举例,皆不过寥寥数百字,却大道至简,让人信服。阅读了这些原则,对于理解第三部分“语文经典篇目解读”的过程和结论,可谓水到渠成、心悦诚服。

书如其人。罗老师十多年前站在中学讲台上,便宣称他授课“只问是非,不问权威”。和他交往日久,便越发能确认:这是一个简单而纯粹的做学问之人,待人毫无机心。何以至此?这要源于他30多年来甘于寂寞,专心致志,对中国古典文学、哲学、佛学甚至数学等领域艰难而决绝的一路追寻。

理想中的学者既能博大,又能精深。博大要遍观群书,精深要戛戛独造。本书中既能看出其兼收并蓄的广阔,又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有系统、有见地的理论和方法。当运用理性的分析方法得出的结论不同于前人或者权威的结论时,罗老师保持了高度的冷静,“只问是非,不问权威”。

比如,在177页,对于《记承天寺夜游》的文本分析中,罗老师明确告知我们——“文本分析必须立足于文本,让文本自身来说话。”“文本解读完成之后,传统的知人论世的传记批评才能登场。”其观点表明:知人论世并无不可,但它只能是旁证,只能在独立分析文本得出结论之后,作为一种诠释的佐证。

语文教学中比比皆是的一个现象是:在一篇课文教学开始之初,便出示关于作者和文章写作背景的众多资料。其实,这是想运用这些材料,替代对文本理性的分析过程。到最后,外围材料代替了对文本的有效分析,反而成为对“这一文本”的遮蔽。实际上,寻求文章的背景资料容易,静心阅读一篇文章,依循理性解读并得出结论却很艰辛。然而,我们到底要教给学生结论,还是方法,我想读完这本书,你将和我一样豁然开朗。

再比如,关于《爱莲说》的主题结论,本书驳斥了教学中那些很流行的说法,如赞美莲的“坚贞”的无依据、对莲的“爱慕与礼赞”的空洞。这些都被罗老师一一看穿,教参也罢,权威也罢,皆非紧要;在学科领域,唯有服从理性,服从真理。

肤浅和深刻是一组反义词。然而本书简单而不肤浅,简单和深刻水乳交融、浑然一体。书中那些不经意间颇具哲理意味的结论,可以让我们在阅读中的收获远甚于读懂文章本身。

比如,147页,解读琦君的《春酒》时,本书告诉我们,“故乡并不是地理意义上的”,“人类根本就没有家园”,“故乡是一个我们永远回不去的地方”。细细想来,鲁迅的《故乡》,崔颢的《黄鹤楼》,都涉及“故乡”这一文化母题,都可以运用此一观点去解释。

再如,202页,解读郁达夫《故都的秋》,本书告诉我们“存在的深沉感本质上就是存在的悲感”,这是人生的况味。这个结论,不仅是对《故都的秋》这一文本主题的深邃洞察,实际上更揭示了为什么悲剧具有强大的震撼力和穿透力。

电影《无问西东》说:“世俗是这样强大,强大到生不出改变它们的念头来。愿你在被打击时,记起你的珍贵,抵抗恶意;愿你在迷茫时,坚信你的珍贵,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看完此书,仿写出以下这段话,感恩这位让我们看见教学之坦途和学会理性思考的人:(语文教学的)惯性是如此之强大,强大到我们一直以为就该知人论世、体验感悟、膜拜教参。愿你在文本解读时,尊重文本本身;愿你在语文教学时,遵从学科的理性:只问是非,不惧权威,唯求真实,无问西东。(作者单位:成都市武侯区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国教育报》20180409日第10

读书随笔

做一个有幸福感的教师

——读《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有感

东海县牛山街道中心小学  吴传开

幸福的定义是什么?百人百思想,陶老师会这样告诉你:指人们无忧无虑和随心所欲地体验自己理想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时,获得满足的心理感受。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是陶继新老师的教育演讲录,读后感触很深。没曾亲耳聆听过他的演讲,但看到他的演讲录,被他的高尚人格和好学的习惯以及他敬业的精神所感动。

在这本书中他讲了三个话题:一是读书与教师成长的关系;二是幸福人生的打点;三是品读孔子的精神境界。  

他告诉我们:“这种持久的快乐,就是一种最好的美容佳品。大家想想,经典诵读之后,男士更有风度,女士更加美丽,何乐而不为呢?”因此我们要在以后教育教学生活中不断地学习诵读,在经典中寻找自己的幸福人生。陶老师在书中还给我们讲述了很多和我们一样奋斗在教学一线的平凡却不平庸的同行们。不论是中小学教师,还是大学博导,他们出色的课堂驾驭能力与平和博大的心境,均由读书写作为基础。陶老师将他们由于诵读经典所以快乐所以成功的幸福历程展现出来,充分证明了“经典”的妙用,并且让我们能从中悟出:在经典阅读中使自己充实、丰厚,在写作实践中使自己升华、提高。若没有大海般浩瀚的知识容量,他们怎能将课文讲解得如此简练、精到,只有坚持诵读,并形成习惯,性格才能变得平和,心灵才能渐渐澄澈,才能在幸福与快乐中徜徉。  

陶老师认为,读书是教师生命成长的必需。他主张大量的经典诵读,则是另一种存款,称之为文化存款。只是没有存到银行里,而是存到我们的心灵里,而文化一旦在心灵里安顿,就成为人一生幸福的储蓄。

读书有三个层次。第一个是坚持。真要改变自己,就必须从经典诵读开始,且一定要坚持下去。第二个层次是形成习惯。如果有一个读书的良好习惯,就会日有收获,天天进步。第三个层次是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就在审美层面。

陶老师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就是因为有书在丰盈着他的精神世界。最让我感动的一句话就是“在49岁的时候,我从《论语》选出85%以上的篇章背诵。”多么聪明好学的陶老师,时刻为自己储蓄文化,为心灵增加营养。让我深感惭愧,陶老师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书中的每一个事例都让我心潮澎湃,每一个人物的故事都给了我深刻的启迪。的确,教师读书不仅是寻求教育思想的营养,教师智慧的源头,也是情感与意志的冲击与交流,塑造人生理想与人格力量。读书会让我们更加善于思考,更加远离浮躁,让我们更加有教育的智慧,让教育更加美丽。   

陶老师告诉我们,读与写是教师生命成长的翅膀,没有经典文本的大量阅读,甚至是背诵,就不可能有文采斐然的佳作纷涌迭出,但同时只读不写也不不行,大量的写,对读书又是一个促进,而且多写多练才能熟能生巧。写作也一样,你如果天天写,就会越来越从容。如果把写作和读书一样,当作自己生命历程中一种精神文本收藏的话,写作就不会成为一种负担,而是一种快乐与幸福。读得多了,写起来也就得心应手,而写的多了,因为有精神文化的成果,也就越来越快乐。  

通过读书我知道了,要人生幸福,就要“内在和谐”“宽容大度”。陶老师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对冲撞自己的人谅解,对批评自己的人感恩,对嫉妒自己的人宽恕。”从文革时被批斗到为官时被诬蔑,从人生的低谷到事业的兴盛,陶老师始终以平和的心态,宽容地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现在的社会是一个浮躁的社会,如果我们能做到陶老师那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话,那我们就找到了幸福的真谛。  

陶老师说:“知识关乎事物,智慧关乎人生。如果只有知识,那你看到一块石头就是一块石头,看到一粒沙子仅是一粒沙子而已。但是一旦拥有了智慧,就可以从一块石头里发现一道风景,从一粒沙子中感悟灵魂的律动。”  

“看庭前花开花落,见天上云卷云舒”,“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真的是我喜欢的境界,现实生活总会有很多无奈,怎样在日常教育生活的琐碎与平庸中找到幸福更多的是一种心态,我们没有办法改变世界,但我们可以举起心灯照亮自己,走出伤感的自我,走向阳光的自我。做一个幸福的教师,用阳光的人性来启迪阳光的人性。不管我们个人遭遇如何,一旦我们与孩子相遇,我们就要把内心的阳光传达给他们,从而启发他们阳光一样的心灵世界,给他们奠定阳光人生的基础。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懂得教育是一门慢的艺术,学生是在不断错误中成长的。张爱玲说:在人生的路上,有一条每个人非走不可,那就是年轻时的弯路,不摔跟头,不碰壁,不碰个头破血流,怎能炼出钢筋铁骨,怎能长大呢?在学生犯错时,教师学会宽容的等等。从而拾捡到那份家有儿女般的幸福。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不是一个带病上课,起早贪黑,不顾家人,一心工作的殉道者。是一个懂得享受生活的平凡者。享受健康,享受业余生活,享受家庭的美满,享受孩子的欢乐,享受父母的唠叨,享受节假日一家人其乐融融。  

我一直记得安南说过一句话“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燃光明”。我们在抱怨周遭世界的同时,更应该释放自我人性的力量。今天我们的教育需要的不是诅咒,而是建设。好比田里的禾苗,不是骂杂草长得多么茂盛,而是让苗长起来。点燃我们的心灯,点燃我们人性的力量,我们就能在,当我们这么做时,感受到这种幸福时,更别人的评价没有任何关系,我们不是做给别人看的。我们每天辛勤劳作,也许没有谁会在意我们,但我们自己在意,我们生命的力量来自我们的内心。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用温润的心灵交融稚嫩的心灵。文化素养也许就是那滋润心灵的甘泉。

让学生因你而快乐

——读《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有感

东海县高级中学    解学梅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一文中告诉我们:教育的最高境界不是把学生管住,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让学生感动的教育,是让学生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让每一个教室里的学生天生其人必有才,天生其才必有用。教育的真谛在于实现人的社会化和人的个性化的和谐发展,释放学生的潜能,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你是老师,你的责任就是让你的学生快乐,成长不需要伴随着每天的愁眉苦脸,当你的学生走进教室,脸上没有笑容的时候,你知道你的工作缺位了吗?”是的,作为老师,我们有责任让我们的学生实现快乐的成长。要让学生快乐,就要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挖掘学生的潜能、释放学生的潜能,让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

人都是有潜能的,教育要释放学生潜能。总分第一的学生不等于没有弱势智慧,总分倒数第一的学生不等于没有强势智慧。教育不允许嫌贫爱富!哪一个老师能发现总分不高的学生身上的强势智慧并且创造环境让人的强势智慧充分燃烧,那么这个老师在他的学生心目中是视为恩师的。释放学生的潜能,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需要老师走进学生,研究学生,让我们的课堂关注差异,尊重情感,让学生享受课堂!

一、释放学生的潜能,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需要关注学生的差异

一个教师选择三尺讲台的时候恐怕要做好一个心理准备:我们将终身面对差异。面对差异不应该埋怨,埋怨会让学生变得灰头土脸,埋怨会让教师产生职业倦怠。与其埋怨差异,不如研究差异,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教育需要给有差异的学生提供他伸手够不到,但是跳起来能抓到的目标。这样我们的学生在课堂里能够听得懂,听得明白,还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这样他在课堂上就告别忍受,走出接受,走进享受了。

二、释放学生的潜能,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需要尊重学生的情感

学生是有灵感的。回答错误的学生也有追求自我尊重的需求。如果面对一个14岁的学生他回答3+5大概等于7,你会怎么做?可能会无语、可能会暴跳如雷。而文章中的美国老师却说出了让我们终身难忘的一句话,“你真了不得,你离成功就差一步了。” 你离成功就差一步了,每一个老师都会说,都会写,但是在这样的情境下,该有多么艰难。如果你这样做了,学生就会告别如坐针毡的课堂,走进如沐春风的课堂了。

三、释放学生的潜能,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需要给学生提供倾诉衷肠的环境

学生有青春的烦恼,有成长的烦恼,我们的校园怎样才能有一个倾诉衷肠的环境呢?需要我们老师注意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学会倾听。我们老师要做到老师不能不像老师,老师不能光像老师,既做良师又做益。做老师就要做学生喜欢的老师,只有在这个时候,学生才会对你倾诉衷肠。只有这样,我们的校园师生之间才能以美好的心灵互相映照,以坚定的信念互相温暖,以整齐的步伐走向明天。

四、释放学生潜能,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需要教师享受讲台

享受讲台,就要热爱讲台。教师的工作看似平凡琐碎,其实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强盛和民族的兴衰。我们需要想大道理,做小事情。热爱讲台,享受讲台,关键是端正我们的位置。教师要找准定位,自觉到位,主动补位,不能越位,不得错位。

珍惜讲台,才能热爱讲台。珍惜讲台就要发展自己,改变自己的角色。老师的魅力有三种:权利赋予的魅力,学术赋予的魅力,人格产生的魅力。我想,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用学术魅力、人格魅力迷倒学生,只有做到这样才能激活讲台,享受讲台。

五、释放学生潜能,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需要教师实现自我提高

教育是智慧的事业,是激情的事业,我们要带着激情,带着智慧走向三尺讲台,不断挑战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一)做最好的自己,需要养成读书的习惯,享受读书的乐趣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如果学生的智力生活仅局限于教科书,如果他做完了功课就觉得任务已经完成,那么他是不可能有自己特别爱好的。”教师这个职业的特点就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学生都不能仅仅局限于教科书,况且我们老师呢?另外,从教师自身的良性发展层面看,读书也同样是一种提升自我,充实人生的重要因素。我们通过阅读文学来培养爱心和审美情趣,通过阅读专业理论来培养求真务实的技能本领。只有阅读,才能让我们更多的接触和了解以往所不知道的世界。才能把阅读的成果灵活运用到我们的工作之中,才能提升课堂驾御能力,才能让学生感受学术赋予我们的魅力。

所以,阅读之于教师,其实就是划分教书匠和艺术家的一个分水岭。一辈子教学,尽管勤勤恳恳,但从不或者极少阅读教辅材料之外的书籍的老师,终其一生,最多也还只能是一个熟练“技工”而已。读书可以使自己变得更聪明,使自己变得更有智慧。今天的教师想要做最好的自己,恐怕要拿起书来养成读书的习惯,享受读书的乐趣。

(二)做最好的自己,需要积累经验,学会反思

一个优秀的教师和一个普通的教师的区别在于,一般教师总是沾沾自喜自己曾经上过的那节课有多么成功,而一个优秀的教师永远认为教学是一个令人遗憾的行为科学,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更好的课永远是还没有上。自己已经上过的课永远存在需要反思的余地,需要有重新审视的环节。

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他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教师由“教书匠”向反思型和研究型转变是现代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社会对教育发展提出的必然要求,知识更新越来越快,具有传统经验的教师再也无法胜任培养人格健全、富于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人才的教学工作,迫使教师不断吸收新的知识,对教学进行反思和研究,教学反思是中小学教师获得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要想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就要把教学反思变成教师自身的自觉行为,而不是靠“规定”来完成。

(三)除了读书和反思,做最好的自己,需要我们学会合作

有效的教学出路只有一条——走出讲授,走进合作。加拿大学者富兰(Fullan)指出:“合作对于个人的学习非常重要。如果我们不与人交往,我们能学到多少东西是有局限的。合作的能力不论在小范围还是大范围内,在后现代社会正在成为十分需要的能力之一。只要他思想开放(即提倡探索),个人的力量与有效的合作相结合将变得更为巨大。”由此想到我们的教师,我们的教师团队,更需要合作的力量。一所学校,没有合作的教师,要想取得好的成绩,我想是不可能的。作为一名老师,我们首先要做善于合作的老师。每一个老师的知识结构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多个闪光点结合在一起就可以形成一节优质好课。除了师师合作,还有师生合作。很多成功的教学经验都是到学生当中去备课。从学生中来再到学生中去,能够更好地因材施教。

讲台走不出首富,但讲台有独得之乐,讲台可以让人青春永驻。21世纪人类最好的教育,是让每个学生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最好的教育是要学生告别难受、结束忍受、远离接受、走进享受!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需要智慧、需要激情。我们教师必须勤于思索、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不懈追求,使三尺讲台不仅成为我们安身立命的场所,而且成为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我们要做最好的自己,让生命因三尺讲台而精彩,让学生因三尺讲台而快乐!

这儿天地更广阔

——读曹书德老师的《走下讲台做教师》有感

东海县和平路小学教育集团   鲁媛媛

《走下讲台做教师》是北京十一学校曹书德老师的最新力作。这位被校长李希贵称为“曹公”的教师学识不必说,让人感佩的是,他怀着朝圣般的心态,以切实行动为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三尺讲台,高高在上,教师在讲台上运筹帷幄,学生只能抬头仰望。讲台将师生生硬地隔离开来,师生的活动区域相对固定,于是他们的情感距离也由此产生。讲台上的教师自然会赢得学生的敬畏,可有时也带给学生深深的焦虑和不安,学生只能如温顺的绵羊般,被教师用知识的稻草饲养,除此之外,想象力、创造力、合作能力、探索意识这些营养均有些不良,渐渐地,绵羊只会等待别人饲养,只会看主人的眼色。

教师主动放下身段,走下讲台,与学生共同成长,才能让学生心有所依,才能让学生体会到自主成长的快乐。正如北京十一学校2016届毕业生苏子路所言:“我也逐渐适应了这样的气氛,调换自己的角色,从一个我所习惯的点头弯腰叩砖缝的大臣变成一个能够坐在老师旁边讨论问题的真正的学生。在这样转变的过程中,我感到自己的收获比以前更多了。”

按照曹老师所言,拆掉有形的讲台容易,拆掉心中的讲台很难。书中曹老师讲述了自己拆掉心中讲台的心路历程。一是实现了从控制学生到吸引学生的转变。教师如果仅仅把自己当成管理者,对学生的教育就陷入了僵化和沉闷,管理侧重完成量化目标,而教育是由内而外地调动学生自主性的过程。笔者从教之初,曾经以管理者自居,什么事情都是以我为主,不顾及学生的感受,现在想起来仍为自己拙劣的方式感到深深自责。众多的教育案例表明,简单粗暴绝不是教育,教育必须有阳光的温度,有广阔的空间,有学生的感动,只有学生流露出信赖、满足、敬佩的眼神,教育才可以真正发生。十一学校实行走班制后,学生有了自主选择课程、选择教师的权利,生硬的控制只能如一只泄了气的皮球。在大多数学生选择政治、历史教室作为自习室之后,曹老师痛定思痛,主动出击,仔细分析了来语文教室自习的学生较少的原因,吸取了其他教师的好经验、好做法,努力打造教室魅力,开展了读书、影评讲座,有效吸引了学生回归语文教室。

二是实现了惩戒学生到发现学生的转变。教育不能没有惩戒,但惩戒绝不是教育的目的。特级教师闫学认为,教师可以惩戒,但惩戒之前教师要先问自己一个问题:你爱这个学生吗?在爱的前提下,教育和教师才有惩戒的权利。但惩戒仅仅是教育的一个手段而已,在爱的前提下,比惩戒更好的教育是发现学生。曹老师正是这样一位教师,他善于从学生的内心出发,始终抱着发现的眼光,帮助学生实现心灵的觉醒,行动的自觉。

当高考前夕粘贴板上学生名字的下面满是同学们写的祝福,只有一位学生受到冷落时,曹老师特地安排活动组织者调换了这位学生的板卡位置,并为她写了一些加油词,避免了这个学生的尴尬;当发现一位学生因自己的照片未经许可而张贴在公告栏中而啜泣时,曹老师摘下海报,找到制作海报的同学贴上了那位学生中意的相片,让学生的尊严得以保护;当学生余歌意识到高三过得浑浑噩噩,寒假要重新开始的时候,曹老师与其约定每天接收短信汇报并在班级日志中大加赞美,让学生有了后来居上的机会。发现学生就是在学生的心田里种下了一颗绿色的种子,相信总会有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那一天。

三是实现了由指挥学生到陪伴学生的改变。真正的教育是陪伴。教育的过程就是陪伴学生成长的过程,陪伴学生走过无知和懵懂,走过失误和坎坷,把他们从羊肠小道送上阳关大道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老师的教育不是堵塞道路,而是开拓道路,照亮一条知识路。”教师只有用知识、人格、精神等散发着爱的光芒的力量才能引导学生走向广阔的人生。

教师时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缺乏陪伴学生的心情,总想如火车头一般带着学生飞奔在人生的铁轨上,殊不知这样就让学生忽略了路上的风景,也对人生的意义缺乏应有的认知。首先要在游戏中陪伴学生。游戏本是人类寻求快乐、学习体验和人际交往的重要通道,但现实的功利往往让教师不敢掉以轻心,总没有如释重负的轻松,缺少了一种真情流露的游戏心态。其实,这何尝不是教师自己生命的迷失?在曹老师的书里,我惊喜地看到十一学校师生游戏的画面,看到师生向人性回归的脚步,那浇成落汤鸡般的凉爽轻松、狂欢节上“牛魔王”的响亮吼叫、颁奖会上的欢声笑语,无疑透露出陪伴的乐趣。其次要在平等中陪伴学生。平等的态度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平等才会产生真诚的交流,平等才能消除师生间的距离。在曹老师那里,我们看到他课堂上诙谐地自嘲,在运动场上让学生围观他跑3000米,在生活中记住学生至少一件值得赞扬的事,毫不吝啬地为学生们的刊物捧场,这一点一滴的小事拉近了师生的距离。再其次,要在引导中陪伴学生。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要善于以自身经验、广博知识和高尚人格引领学生成长。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明白自身短长和可能的发展方向;要引导学生从关注书本到关注社会生活,学会做一个有责任感的公民;要引导学生从功利主义中走出来,学会心平气和地对待“有用”和“无用”。只有教师学会了引导,教育才会产生强大的力量。

曹老师的书中处处彰显着教育的智慧,从中我看到了教师褪去神圣光环后的真实和担当,更看到了学生对教师发自内心的热爱与尊重。登上讲台,教师们接近了生活理想,走下讲台,才更接近教育的本质。其实,讲台下的天地更广阔!

读《心理学与教育——理论和实践》有感

东海县海陵路小学   尹苏通

随着教龄的增长,遇到教学中的困惑也随之增多,所以一直想拥有一本属于自己的教育心理学的书。当我拿到卢家楣主编《心理学与教育——理论和实践》这本书时,心里有一种兴奋、激动而又紧张的感觉。说来惭愧,从教这么多年,一直没有好好地读过这方面的书,师范里学的早已经还给了老师。教育心理学对于我来说,似乎距离太遥远,因为它是那么的深不可测,又没有小说那样的生动感人。

当我打开这本书时,我有一种迥然不同的感觉。《心理学与教育——理论和实践》除导论外分上下两编,上编论述注意、感知觉、思维、记忆和能力等认知因素方面的心理现象及其与学校的学科教学实际的联系;下编论述情感、意志、气质、性格和品德等情感因素方面的心理现象及其与学校的思想教育实际的联系。每章内容都按三段展开:现象-规律-应用,既突出心理学理论方面内容的前沿性、针对性,又强调教育实践应用中的实效性、操作性,真正做到心理学理论与教育实践的结合。这本书在内容体系的构建、事例的科学性、实用性以及可读性等方面无不令人称道。其中所论及的基本理念、基本规律与方法等对目前我国的教育改革极具参考价值。

第一,这本书的宗旨就是为教师“提供了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实用策略”,帮助教师整合各种经验,做出明智的教育决策,使其成为优秀的教育者。目前,无论是教育心理学领域还是教育实践,其发生的巨大变化令人瞩目,在一定程度上也令人感到无所适从。无论教育的哲学取向是什么,无论何种理论派别盛行,身处教育改革浪潮中的教师,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有意识的教学”,需要对教育心理学原理有更为清醒、透彻的认识,进而明智地运用实践,改善教学。为此,斯莱文教授提倡多元而均衡的教学方式,认为教师应结合教育实践,对各种研究成果的合理性成分兼收并蓄,绝不能采取简单的非此即彼的教学方式。

第二、这本书倡导在社会大背景下来关注学生的多元化或个别差异问题,尤其是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在以往的研究中更多关注正常群体或优势群体学生的教育,即使论及特殊学生,也只着眼于学生个体本身的差异,试图从学生自身寻找教育的切入点。对特殊学生群体的深入研究,认为只有在生态化的社会系统中营造适宜于特殊学生的教育环境,才能真正实现因材施教。特别是书中提倡的“让所有人感动”的教育理念已深入人心,许多濒临失败的学生以及其他弱势群体的学生都从中受益匪浅。

当前我们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实践操作等学习方式。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大家开始回归理性,直接教学和课堂教学有效性成为新的主流话题。回归基础的呼声再次响起,这就要求教师要比以往更加注重对结果的计划以及有目的的教学。“有意识的教学”,积极引导教师寻找直接教学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和建构主义教学方法之间的平衡,告诉大家作为教师需要精通多种方法,并结合有关的案例说明如何有意识地使用这些方法。这些观点对我们当前的课改有很大的启发。下面结合本书的有关内容谈谈自己在学习中的几点体会。

一、尊重儿童发展中存在的客观差异,是有效教学的前提

自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师中普遍有一种反映:学生间的两极分化更加严重了。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现象?如何应对?怎样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教师在课程改革进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1.不同的年龄段具有不同的年龄特征。有关发展的理论告诉我们,人的发展要经历几个不同的阶段。皮亚杰的认知理论指出,儿童和青少年的发展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所有的儿童都会经历这四个阶段。在具体的每个阶段中,学生的思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例如在前运算阶段,学前儿童思维存在着不可逆性和集中化的特征,往往具有自我中心性。而到了具体运算阶段,小学生对守恒问题不再感到困难,因为他们已经获得了可逆性的概念。到了形式运算阶段,个体应对潜在或假设情景的能力也开始出现。埃里森等心理学家指出,随着儿童认知技能的改善,他们的自我概念、与其他人交往的方式以及看待世界的态度等也相应的建立起来。他认为,人的一生需要经过8个心理社会阶段:信任对不信任、自主对怀疑、主动对内疚、勤奋对自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亲密对孤独、繁衍对停滞、完善感对悲观失望。

教育启示:儿童的思维方式、看待周围世界的方式以及所依据的道德和伦理规则等都与成人不同。有效教学首要前提之一就是教师必须了解学生是怎样思维的以及怎样看待周围世界的。有效的教学策略必须考虑学生的年龄和发展阶段。

2.学生间存在多元化现象。学生间差异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社会阶层的差异,有关调查研究表明:父母受教育水平较高的儿童,其成绩普遍高于父母受教育水平较低的儿童。其次,男性与女性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存在差异,许多研究发现,在常识、机械推理和心理旋转等测验中,男性比女性得分高;而在语言测验,包括阅读和写作测验,以及注意力和计划任务中,女性比男性得分高。在不同的年龄段,男女间的差异也会有所不同。例如在小学,男生比女生更容易产生阅读障碍,学习困难和情绪困扰,而到了中学,尤其是高中阶段,这种状况会有所改观。再次,学生在学习成绩、学习效率和学习方式上等方面存在着差异。这些都表明,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而这样或那样的差异对学校的教学、课程以及学校的方针政策都具有重要影响。由于家庭文化背景、经济收入、社会地位的不同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在入学时,每个人的入学准备状态各不相同,而这种准备状态将影响到他们以后能否顺利地进行学习。

教育启示:作为教师的一个重要职责在于促进每个儿童的可持续发展。针对以上所述,作为教师应该认识到差异的客观存在,正确面对学生间的差异。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了解学生的个体情况,如与儿童的父母和家庭接触、注意观察儿童在各种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行为等,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实施教学与评价。

二、找准知识的落脚点,开展合作性学习,是有效教学的关键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也指出,儿童只有在最近发展区内才有可能进行真正的学习。最近发展区内的任务是指儿童不能单独完成,但在成人或者更有能力的同伴的帮助下能够完成任务。也就是说某个儿童或者某组儿童正处于接受某种概念的最佳准备状态。为此,在教学中尽量组织、安排能力水平不同的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接受能力较强的同伴的指导,这是促进儿童在最近发展区内发展的最有效的一种方式。

在合作性学习中,学生受到同伴思考过程的影响。这种方法不仅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够了解到学习结果,而且还能够使所有的学生了解到其他同学的思考过程。

三、运用多种教学策略,使更多的学生拥有成功

不同的学生在处理抽象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学习能力等方面各不相同,在很多具体的智力成分上也存在着差异。另外,学生在认知学习风格等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场依存性个体倾向于将事物认知为一个整体,并且擅长与人打交道与处理社会关系。场独立性个体更有可能着眼于事物的各个部分,更擅长学习诸如科学类的科目。而个体对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的偏好也同样影响其学业成就。

多元智力理论对课堂教学的一个关键性建议是:教师应该在每堂课中尽可能运用多种方式来呈现知识,这样才能使更多的学生有机会获得成功。

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很多机会,让他们用自己以往的学习方式去学习课程内容,你可以随时变换分组方式,这样学生既可以在整个班级中学习,也可以独自学习,还可以在各种小组中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措施,使每位学生都能轻松地掌握各阶段水平的教学内容。

另外,恰当把握在提问后的等待时间,可以使更多的学生享受成功的机会。作为有意识的教师就要在平时注意观察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以便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及时地调整策略,更好地把握课堂教学节奏。

四、采取积极有效的评价反馈方式,是有效教学的重要保证

动机是有效教学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动机与归因理论认为,人们对学业成功和失败的解释主要有四种:能力、努力、任务难度与运气。能力和努力是个体内部的原因,而任务难度和运气是外部原因。如果学生认为成功和失败都是由自己的努力程度决定的,那么他就会付出努力。如果学生认为自己过去的失败是由于缺乏能力,那么他就会认为自己在其他类似的任务中也难以取得成就,因而也就不会付出太多的努力。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采取积极有效的评价反馈方式,这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进行有效教学的重要保证。积极有效的评价反馈方式包括:

1.淡化分数,让学生产生积极的预期。如果学生受到否定性的评价,学生就会把自己的成绩归因与自己的能力和智力,而这是很难改变的,这样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动力。相反,淡化分数,就会在学生中形成这样的效应:班上所有的学生都有能力学好,如果自己尽最大努力,将来就会成功。

2.正确把握任务的难易程度。阿特金森的期待理论告诉我们:当成功可能性是中等程度的时候,动机最强。对于学生来讲,任务不能过难或过易。最好的评分制度就是,对大多数学生来说,获得A并非轻而易举,但也不是不可能,那些不努力的学生就有可能得到低分数。对于所有学生来讲,成功是可望而可及的,但也不是轻而易举的。

3.强调学习内容的价值和实际意义,淡化分数或其他奖励。尤其是注意避免使用高竞争性的评分方式与诱因奖励。教师应该努力使学生相信,学业活动的目标是学习而不是分数。如果学生认为成功只有一种标准,而且只有少数人能够达到这个标准,那么,自认为能力低的学生就会自动放弃而不去努力。

4.教师向学生表达积极的期望。有关教师对学生的期望的一些研究发现,学生或多或少会实现教师的预期,尤其是在低年级或者是教师对学生的真实情况了解甚少的时候。所以,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要向学生传达这样一种观念:学生能够学好。教师可以通过以下的方法来表达对学生的积极期望:等待学生的回答;避免对学生进行不必要的成绩区分;平等地对待所有的学生。

5.建立一种接纳的、舒适的、非竞争性的班级氛围。研究表明,焦虑会阻碍学生的学习或表现。所以教师要重视建立宽松的学习氛围,以降低学生的焦虑感。例如,交作业前给学生提供改正的机会,在考试时避免时间的限制,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完成测验,并进行检查等等,这些都会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产生积极的影响。

6.提供明确及时的反馈。具体的反馈兼具信息性和激发性,它告诉学生对在哪里,这样他们就知道以后应该怎么做。具体的反馈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对成功的努力归因——因为你勤奋努力,所以你成功了。相反,学生如果仅仅受到表扬或得到一个高分,而没有任何具体说明,那么他们就难以从中获知以后如何做才有可能获得成功,并容易形成能力归因——因为我聪明,所以我成功了,或者外部归因——因为老师,任务简单,我比较走运,所以我肯定成功。另外,及时的反馈也很很重要,如果反馈时间不及时,反馈的信息价值和激励价值都会降低。

当然,积极评价反馈的策略还有很多。总而言之,作为一名有意识的教师都很清楚,虽然学生的动机指向以及水平是不同的,但每个学生都有动机。有意识的教师也知道,教师在很多方面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能够竭尽全力来激发学生的动机,并加以正确引导。他们通过教学来帮助学生发现学习的意义,使学生对自己的成功感到自豪。

读这本书,使我进一步认识到学生是多元的,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成长需求,教师要掌握一定的教育教学规律,具备必要的教育教学策略,以人为本,积极创设有效的生态学习环境,在实践中不断观察、思考,并不断地根据实际需要加以调整改进。接下来的日子,我相信还会细细地品味它,让自己拥有更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学习让教育更有智慧

——读《学生可以这样教育》有感

东海县横沟中学    陈连芳

陈宇老师是全国著名班主任工作专家,是第四届“斯霞奖”获得者。他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取得了经验丰富,在教育学生方面见解独到。《学生可以这样教育》一书是陈宇老师26年育人经验的总结,书中对典型案例进行了详解与分析,读后让我们对“教育”二字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学生可以这样教育》一书让我觉得在对教育方法的探寻中,通过对教育的研究与理性的思考,使其教育智慧的火花显得更加耀眼。书中的内容可谓是精华中的精华,读后颇有感触,我感到教育发展的未来必将是一片光明。这本书会让每位教育工作者受益匪浅,是每位教育工作者的必读佳作。书中介绍的各种方法均已在实践中得到检验,每种方法均配有真实的案例和严谨分析,以便于我们置身具体的情境中去理解教育原则。本书不仅对我们班主任开展工作有较强的指导作用,对其他教师教育学生也同样适用。

作品中作者从自序教育中的道与术第一章,“树立教育大局观 ”开始,从为班级发展制订长远的规划 、确定班级核心价值观等角度对教育工作展开了深入浅出的剖析阐述。我的理解是教育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它是指向未来的。使人类对教育的至高无上的追求变为现实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充分把握处于未来社会中心的教育走向,研究教育发展的特点,才能使教育得以健康、有序、高效的发展,才能使教育改革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为班级发展制订长远的规划是开展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前奏。理想是对现实的超越与提升,理想不能脱离现实,要使理想最终变为现实,就要洞察现实、把握现实。《学生可以这样教育》一书的指导思想,是作者在通过对现阶段教育现状的剖析和对教育教学现实深入考察后提取出自己的观点,为教育发展探寻一条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这种切近实际教育又不失前景指向的研究思路,既能使人感悟到目前教育现实中存在的不足,又能使人从中找寻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或方法,读后使人油然产生一种强烈的使命感。

《学生可以这样教育》一书的文风也清新自然,不落俗套。文笔自然朴实,内容有理有据,读来令人平白生趣,津津有味。我们可以比较轻松地理清作者的思路、把握其基本思想和观点。而这一点,确实是学术理论界应大力提倡的。

作者陈宇认为:“探索管理班级、教育学生诸多方法之间的逻辑关系。没有普遍适用的方法;没有任何一种方法可以适用于所有学生;教师教育不同的学生会采用不同的方法,其中不乏神来之笔……如果要罗列,恐怕是不能穷尽的。但只要有了主干,一棵大树就可以生出无数枝叶。教育也是如此,方法都是从为数不多的最基本的原理和常识中派生出来的。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所以,方法本身并不是最重要的,对方法的梳理和求源才是重要的。”

看到这儿,在我的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了这样一个教育案例: “老师,您好!”一声响亮的的问候声传来,一个高瘦的男孩跑到我面前鞠了一个躬又跑开了。看着他的背影,我的思绪又回到了暑假开学。

 那时,我任八年级三班的语文,班里有个叫王志的男孩,是全校有名的“刺头”,他除了不爱读书,什么坏事都爱做。早有耳闻的我自信凭着十多年的教育经验,能战胜那小调皮,把他带上正轨。不想开学的第一节课他就给了我一个“下马威”。王志故意往凳子后部倚去,凳子不堪重负,失去平衡,“啪”的一声,他仰面倒在地板上,全班同学一起哈哈大笑起来。我心中的怒火直往上冒,身不由己走到他跟前。他面不改色心不跳地掸掸身上的泥土,规规矩矩地坐回板凳,“老师,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板凳坏了。”声音中充满了耍小聪明的兴奋。我猛然明白,这是他在找茬,千万别上他的当。我换上笑眯眯的表情说:“下次小心点,别再摔着了。”教室里又恢复了平静,我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之后就布置了作业让他们完成。王志找到我说他没有笔,写不了作业。他的这一招正在我预料之中,我很得意的从口袋里掏出一支圆珠笔借给他。就在我转身的一瞬间,甚至我眼角的余光还能看见他,这个捣蛋的家伙就把我的那支崭新的笔放到了脚下,很狠踏了下去。天啊!世上怎么会有这样的学生啊!又怎么这么巧让我碰到了!他却一本正经跑到我面前说:“老师,这支笔掉到地上摔坏了。我又没办法写作业了。”看着这只笔我心中充满了对他的厌恶。对这个满口谎言的孩子,我承认自己毫无办法。

这以后,我自然而然就用另外一种眼光看待王志了。他在自己的小角落里自娱自乐,一开始我还经常提醒他上课拿书,按时交作业,可他似乎没有听见我的话,偶尔也会在本子上写几个字,但作业从不交给我批改。渐渐地我也就不管他了,甚至在他极度无聊之后发出的大喊大笑声时我也当作没听见,只是投去冷冷的一瞥。

半学期就这样过去了,天也越来越冷了。一次批改学生的作文,张娜同学的一篇《我们班的“另类”》吸引了我。今天想来,我真应该感谢这篇作文,感谢我的学生张娜。因为正是这篇作文让我认识到自己犯下的错误,让我明白了王志也有对知识的渴求,也有被人重视的需要,更有他自己小小的闪光点,最起码在这个历史上最寒冷的冬天,他能从来不迟到。

再次走进教室,再次面对王志,我竟然才发现虽早已入冬,可他还是衣衫单薄,一双手已经是青紫色的,布满了冻疮。我隐隐感到不安,也许我太忽略这个学生了,也许因为他的太可恶而让我失去了对他的关爱。我决心给自己一次机会,我找王志谈心,爱怜的问他冻破了的手痛不痛。受惯了老师和同学白眼的他吃惊的望着我。迟疑地说:“有时又痛又痒。”我关切地说:“你真是个坚强的孩子,这么大冷的天,能坚持上学不迟到,老师明天要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好好表扬你。老师这有冻疮膏,你拿去用吧。记着以后要多穿些衣服,注意保暖。”王志默默地回到了教室。第二天,我在课堂上表扬了他。那一天,他也破天荒第一次上交作业,虽然错误明显较多,但我仍满心欢喜。

从此以后,顽皮的王志有了极大改变:上课时他的课桌上放着的是书本,再也不是那些乱七八糟的小玩意;他再不以没有笔本子为由而不上交作业;再也不在上课时故意发出声响影响上课;见到老师他也会很乖巧地问声好。

后来有一次我抽查背诵《马说》,一连叫了几个同学都背得不如人意。忽然,一双怯怯的想举而又有些害怕的小手跃入我眼帘—是王志。“王志,你来背诵。”“世有伯乐……”他流利地背诵了全文,不待我评价,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这掌声带给我的是希望、是庆幸。德谟克利特说得好“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做教师如果没有能力点燃火把,但绝对不能熄灭火种!”我庆幸自己拾起一颗希望的火种,这火种是要靠爱去点燃的,是要靠爱去维护的,爱是所有教育方式都替代不了的美丽语言!在今后漫长的教学道路上让我带着爱去教书、去育人。

教育工作固然是伟大而神圣的,但必须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教育无小事,那怕是转化一名后进生也需要有十足的信心和决心,工作起来还需要细心和耐心。我觉得作为一位老师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多变的,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学生都不应该轻言放弃,只有如此才能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才能让家长安心,让社会放心。

勤于学习,充实自我,这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基础。规则教育、惩戒教育、说服教育、培养情商、提升成绩等,这些都是我们普遍关心的教育热点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正确的认识理解和科学的实施运用可谓任重而道远。一个能力的教师,一个要成为大家的教师,一个想成为教育家的教师,他必须从最基础的做起,扎扎实实多读一些书。你不读《论语》、不读陶行知、不读杜威、不读苏霍姆林斯基,恐怕很难成为一名出色的人民教师。

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需要各方面的知识,一个知识面不广的教师,很难真正给学生以人格上的感召力。任何一名教师都不可能离开前代人的教育财富。事实上,我们把别人的知识财富应用到自己的教育实践中,结合实际去摸索,找到理论上的支柱和共鸣,其乐无穷。

细心品味《学生可以这样教育》中体现的教育理念,让我对未来的教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使我们对未来的教育充满信心。用远大的教育理想拥抱新世纪第一缕阳光离不开教育教学实践的支撑,教育的伟大使命是使人们从无知走向成熟。要想让教育更有智慧,我们一线教师永远不应该停止对于教育探索的脚步。

《教育的使命》教育读书随笔

东海县双店中学    苗正昌

前一段时间有机会拜读了《教育的使命》这本书,感受颇深。 这本书从两个方面阐述了教育的使命。

第一:教育的作用是什么?它认为我们全球社会所不能浪费的一种资源,就是人类的智力、创造力和想象力。我们的世界几乎不能承爱近10亿的成人文盲和1亿多年龄在6-11岁的失学儿童这一现状,如果我们要找到足以解决这些令我们困惑的严重问题的各种方法,我们就必须动员每一个人并使他们对此有充分的意识。从这一角度来看,全民教育就不仅仅是一种权利,而还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必需。在现代社会,科学和技术是迫切需要成千上万各种天才的宽广领域,因此就需要教育系统来培养明的科学家和技术专家。由于科学和技术推进着知识的前沿,教育必须紧步跟上。

第二:我们的立场何在?全民教育正在逐渐成为一种全球的现实。从在发展中国家来看,尤其是女童的教育尤为落后,为了降低生育率并最终减少人口的压力,教育女童和妇女是我们所扔有的最有力的手段。教育一位母亲也就是确保她的家庭的教育,这是我们打破文盲据此而代代相传的来性循环所拥有的最有效的手段,是留给后世各代的一种识字和教育的遗产。因此,改善女童和妇女的教育,必须依然是国际社会的一项优先项目。

每一次接到一个新的班级,每一次面对不同的学生,我总会碰到各种问题,我也时常在想:我怎么做班主任?我怎么做一个受学生欢迎的班主任?我又如何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班主任?《今天,我们怎样做班主任》首先他的题目就吸引了我,因为这不正是我时时在考虑的问题吗?一口气读完,长舒了一口气,书中的各种事例不就发生在我的身边,我也曾为这样事情伤透了脑筋,看到了书中教师处理的方法,不仅为自己的粗心而后悔,也为自己没有耐心而自责。

班主任工作是繁琐的,面对懵懂不谙世事的孩童,面对他们花样百出的问题,我们很轻易就乱了心神。紧缩的眉头,责备的语言也许能使我们的烦躁稍作平息,可是孩子天真的心灵却也在我们的“不经意”中受到了伤害。在天天劳累而繁琐的工作中,我才发现原来仅有良好的工作态度是远远不够的,班主任需要良好的文化修养和一种聪明,一种可以唤醒心灵的聪明。这本书的第一章,带给我的触动很大,怎样才能走近学生?怎样才能了解学生?必须注重观察,加强沟通,耐心倾听才能真正的理解学生,理解他们的心理感受,理解学生的“忘乎所以”,理解学生的“难言之隐”,理解学生的心理压力……我曾为了形成班级井然的秩序而一味的对学生严厉,甚至“不苟言笑”,但即使这样,不仅收效甚微,还拉远了师生的情感距离。“严而有格”“严而不厉”才是班主任治理班级至高水平的体现。瑞士的哲学家艾果尔说过这样一句话“教育的艺术就是懂得引导”。我们教师在教育学生时,“爱”学生是基点,但不能单纯地强调爱,而应当把这种对学生的关爱之情渗透到你的教育原则中去,使学生在被教育的同时,深深地体会到这种“爱”,使他们在爱中健康成长。

联系自己几年来班主任工作的体会,我觉得要做好这个班主任,最首先的应处理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如何对待和处分违纪的学生?学生违反纪律一定要受到纪律处分,这一点可以说是天经地义,所谓国有国法、校有校纪、班有班规,无规矩不成方圆。但是怎么样才能使受到处分的学生心悦诚服的接受处罚而不至于产生消极的抵触情绪呢?学生违反纪律本身就是一件不好的事情,我们班主任怎样将这些不好的事情巧妙的转变为好事?自从我开始做班主任开始,我就一直把这个问题作为最敏感的问题来对待,因为我知道,越是容易犯错误的学生,越是情绪化很重的学生,在处理这些事情时就必须慎重。我的处理方式是,发现犯错误的学生,首先不应生气,就算生气,也不应该是真的生气,应时刻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然后,让其自己分析自己做的事情是对是错,有没有什么理由。是错的话,为什么错了,让他当众说明为什么错了,然后让他对全班同学说:希望其他同学不要像我这样犯错误。通过一段时间后,犯错误的同学越来越少。

第二个问题:如何批评学生,怎样才能够令学生虚心接受批评?记得我刚做班主任的时候火气是比较大的,很容易在课堂上发脾气批评学生,有时弄得自己也很难堪下不了台,而且我发现这种方法批评学生,即使他表面上服气了但实际上他只是摄于你做班主任的威严而心里不服气。后来在做班主任的过程中不断的反思和探索,摸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招数。第一招叫做:“退三进一”,我们看电视时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镜头,老虎等凶猛的动物在进攻前首先是身体向后撤退,为什么撤退呢?是为了更好的向前进攻!

第三个问题:如何营造良好的班级气氛?一个班级必须要有铁的纪律,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凡是违反纪律的学生一定要受到纪律处分,而且班主任一定要坚守自己的原则,一旦有一次你没有遵守你自己的原则,那么你将变成一个没有原则的人。在你处理违纪的过程中,必然会有少数学生对于处理不满意,那么班主任在这个时候应该马上进行疏导工作,这就是“法”和“情”的关系,法律不外乎人情,我们先将法律在讲人情,这是班主任的工作原则。

第四个问题:如何正确的引导班级舆论?班主任在教育、教学、生活和各项活动中,根据是非标准进行褒贬,该肯定的就肯定,并给予适当的表演和奖励;该否定的就否定,并给予适当的批评和教育,在全班形成一种能够扶持正气、伸张正义、制止错误思想、阻止不道德现象的集体舆论。这种集体舆论不是班主任的单向灌输,而是建立在全班占压倒多数的正确认识与言论基础上,具有同一性、扶正性和对全班成员都有感染力和道德上的约束力,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我的方法是借力用力,借助集体的力量。

第五个问题:如何培养一支高效率的班干部队伍?刚开始做班主任的时候,每天忙得不亦乐乎,但效果并不理想,这样做班主任的效率是不是太低了。难道做班主任一定要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问题的症结就在于没有很好的培养一支高效率的班干部队伍。班主任、班干部及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同伞柄、支架和布,一个再好的伞柄如果没有支架的支撑是无论如何也撑不起一片天空的。有的老师曾经介绍过给班干部“戴高帽子”的方法来培养班干部,这一招还是蛮有用的。我以前也用过这种方法,但用起来没有那么的得心应手,究其原因,主要是自己在时间和场合上把握得不够好,经常在公共场合给班干部虽然可以激励班干部的斗志,但是无意中也会引起另外一部分学生的不满情绪,认为老师过分夸大班干部的作用。但每一个人的情绪不可能永远高涨,班干部遇到挫折的时候也很容易沮丧,这个时候班主任应该教他们一些工作方法和技巧。

第六个问题:如何很好的引导学生们的学习?小学生的学习不同于大学生,他们的自制力、主动性都很差,这就需要我们老师细心细致的帮助。在班级上,我始终以最低的目标要求他们,我在班级上讲:我并不希望大家都考满分,我只希望你能认认真真,把你会的,能做对的做好了就行,只要尽心就好。我也曾经讲过:我们班级没有学习好的学习差的之分,只有学习认真和不认真之分,谁认真了,谁就是满分,谁不认真,谁就不一定会是什么成绩,说不定是满分,说不定也是个七八十分。在降低要求的情况下,学生学习积极性有了很大进步,成绩也游乐很大的。

感悟小学语文口语教学新向度

——《于永正课堂教学实录(II) 口语交际与习作教学卷》读后感

东海县房山中心小学   倪晓燕

工作十六年了,自己觉得机会和努力是成正比的,这样才有了多次向名师学习的机会,王崧舟老师“一咏三叹”的诗意课堂;窦桂梅老师满溢着哲思的智慧课堂;孙双金老师情智共生的课堂……但我最喜欢的还是于永正老师课堂的轻松、诙谐,莞尔之后令人深思的质朴与厚重。

一、我心中的于老师

记得自己第一次听于老师的录像课,便崇拜上了于老师。阅读于老师教学实录,我真能做到“充耳不闻”窗外事,课堂上我更会把于老师的设计“移花接木”到自己的教学中,多半是不理想的,我始终做不到于老师的那种自然意境。

如今再次与于老师的教学实录相遇,看着封面上一头银发、满面微笑的于老师,一手执书,一手微扬,耳边似乎又听回荡起了于老师那浑厚的男中音……读着于老师的实录,我又一次情不自禁地沉浸其中,我俨然成了于老师课堂上最幸福的小学生。

(一)课堂中充满着欢快与和谐

“笑声”——这绝对是于老师课堂中发生频率最高的声音,不论是孩子们还是听课老师都会有这样的体会,于老师的课堂总是给人一种轻松、惬意之感,你会在不经意间走进学习语文的教学情境之中。细细研读于老师的教学实录我发现于老师为了让孩子们学得有兴趣可真是使用了十八般武艺,为了让孩子们明白一个词语的意思,于老师只需寥寥数笔孩子们就能从形象的画面中找到答案;为了让孩子们体会文本更深刻,于老师可以一人出演多角,可以是“耳背”的老奶奶,也可以是狡猾骗肉的“狐狸”,为了让孩子们学习兴趣更加浓烈,于老师可以用他那独有的嗓音唱上一小段京剧……真所谓于老师的教学风格是“唱、念、做、打”自成一体。

(二)课堂中充满着激励与鼓舞

于老师曾多次说过:“如果说教育的第一个名字叫‘影响’,那么它的第二个名字便叫‘激励’。”细细品析他在课堂上对孩子们的一次次激励性评价,一节课中很难得有重复的,他从来都用过简简单单的一句“好!”“棒!”这样的话。正如于老师自己所言,激励有五大原则:针对性原则、实指性原则、引领性原则、及时与重复性原则及鼓动性原则。正因为如此在于老师的课堂上总能听到“你写的字真棒!有点柳体的味道。”“我很欣赏你朗读的语气,就像说话那么自然!”“你居然会正确使用分号,说明你头脑很清晰!”……在课堂上,我们对孩子们的评价是否太过于随性、单一?这样的单一怎能让孩子们产生成就感?是否真是我们自己课堂上的随意性渐渐削弱了孩子们上课举手发言的积极性?

(三)课堂中充满着质朴与纯真

阅读于老师的教学实录,无论是习作课或是口语交际,于老师的课堂没有太多花哨,质朴而生动,默默散发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在他的课堂上,孩子们知道读完课题后要停顿;在他的课堂上,孩子们知道每一个标点符号都会说话;在他的课堂上,孩子们知道每一个汉字的笔画都有自己固定的“家”……

于老师的课堂能做到此,所花的精力无需言语,他研究学情,充分考虑到了孩子们的“解读先结构”,所以总能让孩子们学得轻松,学得妙趣横生。我不禁反思:为了一节课,我们又花费了多长的时间?我们的设计有没有充分考虑到孩子们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思维能力、生活经验等?频频更换ppt,是为了帮助孩子们学习,还是早已打乱了孩子们思考的节奏?于老师的实录给予了我很大的启示:面对语言文字就该让孩子们扎扎实实地读、安安静静地思、认认真真地辩。

(四)课堂中充满着智慧与细腻

于老师的课堂上,孩子们随处都能采撷到智慧之花。在《狐假虎威》中,孩子们通过对人物的评说,明白了邻里和谐互不相欺的重要;在《秋天的怀念》中,孩子们通过品读母亲最微小的动作,懂得了母爱的无私与伟大;在书写“奉”字中,学生明白了“不过”、“无不及”才好的深意……人生真知,于老师总是不着痕迹的出现在孩子们的面前,在悄然无声中润泽了孩子们的生命。如此高超的教学技艺,能越者何人?

轻轻合上于老师的实录集,心潮澎湃无语言说,只能用手敲下自己点滴感悟。再次看着封面上这位春风满面,和善可亲的长者,除了崇敬还是崇敬!

二、细读“口语交际与习作教学卷”

细读于老师的著作《于永正课堂教学实录》中的《口语交际与习作教学卷》,其中收录了十几篇口语交际课堂实录。一篇篇读来,我的眼前仿佛看到一位头发花白的长者在笑眯眯地望着面前的小朋友,我的耳边似乎能聆听到孩子们爽朗欢快的笑声。一节节口语交际课不仅妙趣横生,让人感觉好玩开心,而且还能启发思维,培养学生言语表达的能力。

在课堂上,对于语文教材中安排的口语交际,我也能够认真地带领学生去完成,我比较注重课堂交际环境的轻松及交际双方的互动,还曾经被王庆华老师亲点参加课堂展示活动,但是对于交际环节的设计与交际情境的创设,则过于简单了,所以,在口语交际课上,时常会有现场失控、学生表达不够满意的感觉。在阅读了于永正老师的一节节精彩的课例后,使我对口语交际课有了更深的认识。

(一)创设贴近生活的交际场

口语交际教学,怎样让学生放开了表达?于老师善于从学生的身边中选择交际的材料,这些材料是学生熟悉的、了解的、喜闻乐见的,因此,不仅极易引发学生的兴趣,而且学生也有话说,所以,交际课堂上学生愿意说、积极地表达、主动地参与。例如《说说,画画,写写》一课,学生说的是自己同班熟悉的同学,画的是自己想画的人物,自然课堂就充满了灵动。《听广播,打电话,写紧急通知》一课,教师就从学生明天要举行的爬山比赛引入,自然就引起学生的关注,激发了学生表达的欲望。

(二)引导学生在交际中有为而作

老师们时不时地会认为——口语交际可有可无,而对于习作指导又一筹莫展,只好拼命让学生背范文,以求在考试中取得高分。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眼中关注的都仅仅是分数而已,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没有具备语言表达的能力,仅靠背几篇范文侥幸取胜的学生不是真正的高素质学生。于老师从提高学生的素质入手,从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出发,认认真真地上好每一节口语交际课。他不仅自己选择交际的材料,而且还善于用心设计交际的环节。例如《描述人物外貌,转述通知》一课,一位陌生的老师走进教室要向于老师传达局长的通知,于老师不在请小朋友们转告。所以,当于老师一走进教室,学生就纷纷发言,趁此机会训练学生描述人物外貌与学习转述通知,当学生能够完成任务后内心的喜悦与成就感是无以言表的。于老师的每一节口语交际课都是让学生在这样明确的交际目的中进行练习,学生的说、写不是为了应付考试,不是为了老师、家长而学,更不是被逼而学,而是为了生活实际的需要,是“我要学”,所以就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益。

(三)遵循学生语言表达的一般规律

于老师的课上,必然会有听课老师的笑声与掌声来表达对学生精彩发言的表扬,但是,学生的精彩并非出自偶然,而是在老师的指导后产生的。例如在《观察蔬菜、水果,招待客人》一课中,教师挎着篮子走进教室解释说“中午要招待客人”,并让学生说说买了什么东西。学生的回答很简单,仅仅是把于老师买的这些东西罗列出来而已,但是,于老师并没有停留在学生这样较低层次的发言上,而是提出“把每样东西的数量也说出来”,于是,学生的发言就更进了一步,使用了数量词。之后,教师又继续引导:“不但说出各种东西的数量,还要说出它们的特点,比如,什么颜色啦,什么气味啦,什么形状啦…….”,学生在练习后表达更准确更生动了。那么,怎样招待客人呢?训练又提高了一步。于老师就是这样遵循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语言表达的规律,循序渐进、步步深入、顺理成章地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的引导,而毫无斧凿痕迹。而学生在教师这样一步步的引导中丝毫没有感觉到表达的难度,在积极参与中提高了言语表达的水平。

孩子往往是说起来头头是道,而写作却寥寥数语,于老师的课堂上,学生不仅说得好而且写得也很好,于老师是怎样指导的呢?例如在《说说,画画,写写》一课中,学生描述班里两个同学的样子,于老师根据学生的描述找出这两个小朋友。接着,老师提出如果我想念他们怎么办呢?可以读一读写他们的作文,接下来自然转入了写作的环节。可以写这两个同学,也可以写老师,还可以写想象的人物——猪九戒,宽泛的写作空间少了限制多了选择。教师还出示“习作例文”供学生借鉴。在写作时可以先写后画,也可以先画后写。画画即使是幼儿园的小朋友也喜欢的一件事,更别说三年级的小学生了,所以学生兴致满满地又写又画。因为有上一环节充分地“说”,所以学生在写时就很轻松。在学生写作的过程中,如果发现学生有困难,于老师也会及时地提醒,例如在学生写写画画的过程中,于老师在巡视、指导时插话“他画的猪九戒的耳朵是尖的,并且往上长,他想象的猪九戒脸很长……”老师这样貌似不经意的几句话就为其他的同学打开了思路,同时对于这位学生本人也是一种鼓励。

写作完成后的点评是于老师课堂教学的常态,他以自己敏锐的语感、高超的文学功底指导学生随时发现不足之处,又及时表扬写得好的地方,学生在这样一篇篇的习作点评中也学习到了修改的方法。因此,在教师点评完后学生自己再次修改,抄写到作文本上。

仅仅从课堂实录中我就发现了诸多的美妙之处,在于老师的课堂上,肯定还有更多精彩的地方,值得我不断地学习,希望借助这本书的阅读,能够提升一点我的口语交际教学的能力。

于老师在教学中巧妙运用各种各样激励的手段:运用语言、通过爱抚、传递微笑、耐心等待、物质奖励、表扬、肯定、鼓励学生。与于老师相比,我感到十分汗颜。今后我希望我能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努力学习,加强语文基本功训练,练一手好字,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写出漂亮的文章,在听、说、读、写、书等方面为学生做好示范。第二,努力备好每一节课,努力上好每一节课,努力教好每一个学生。第三,认真学习更多新的理念,努力探索更多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当然,我这些“努力”要倾注的是爱,是对学生的热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互联网+”促进语文教师阅读能力提升

——读张志《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变革—高中MOOC进行时》有感

东海县白塔高级中学  葛苏杭

读张志《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变革—高中MOOC进行时》,很有感触,最深刻的一点就是:互联网+时代的教学重构,对教师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下,“互联网+”正以突飞猛进的速度影响甚至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生活方式,进而影响甚至改变学校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如翻转课堂,网上阅读。这样,“互联网+”背景下的教育过程和学习过程,较传统教育过程和学习过程,实质上就变成了一种选择过程。随之而来是学校教育模式将发生巨大的变化。这一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变化,不仅提升了传统教育教学的层次和丰富了传统教育教学的内涵,也给每个教师带来了机遇与挑战。然而,很多语文教师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运用“互联网+”大多是娱乐、猎奇或他用,至多下载材料应对教学。再加上,抛弃传统学习方式——读书,致使阅读能力很低,思维钝化、思想低幼化,直接影响教育教学效果。因为,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师的核心能力之一。教育部《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明确要求:“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研究中学生,遵循中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叶圣陶先生说:“国文教学自有它独当其任的任,那就是阅读与写作的训练。学生眼前要阅读,要写作,至于将来,一辈子要阅读,要写作。”这两段话告诉我们:语文教师要有很强的阅读能力,进而培养自主、思辨、判断、创造、数字化能力以及国际视野交流能力,以人引导人,学生能力也得以提高。

加拿大麦克卢汉博士说:“所谓媒介即是讯息只不过是:任何媒介(即人的任何延伸)对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或曰任何一种新的技术),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互联网是最重要的媒介,所以说互联网即信息,其信息量大的惊人,而且更新快,方式多样,还能将复杂信息同时或交替作用于学习者感官,使学习更有审美性、自然性、人性。从而使学习进入一个全新的境界。因此,互联网提供的信息资源,我们要开发它,利用它。

同时,互联网技术是高科技的结晶。语文教师运用它,在运用的过程中,则运用信息工具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和信息创新能力都能得以培养,其生命潜能又得以释放,这是一个能动、主动、互动、创造的学习过程,将有利于语文教师核心能力的提高,尤其是阅读能力的提高。

而今天的“互联网+”阅读,更是在重塑我们的学习,即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阅读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阅读生态,使阅读绽放生命异彩。“互联网+”阅读,是移动阅读,全息阅读,全天候阅读。它代表的是语文教师学习观念与学习方式的转变。通过“互联网+”阅读,语文教师阅读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强化。在“互联网+”的自由天地里,寻找自己的所需,寻找到不需要死记硬背的高效阅读方式,寻找到可以解开自己教育教学中的诸多难题的方法。另外,教师的职责也要求语文教师这样去做。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要培养出面向未来的高素质学生,决不能用昨天的没有生命力的方式,来培养今天的学生。否则,就有可能让学生失去美好的明天。

因此,我们坚信“互联网+”能够促进语文教师阅读能力的提升。

一、“互联网+”资源的海量承载,促进阅读的辨别能力提升

“互联网+”的跨界融合,使其资源的海量承载,信息爆炸式出现,古今中外,自然社会,等等,相容、相生。阅读资源异常丰富,语文教师可按需索取,进行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语文教师阅读的辨别能力得以提升。

1.阅读中,善恶辨别能力提升

“互联网+”的海量资源中, 大部分是真的、善的、美的;也有少量是假的、丑的、恶的,语文教师在阅读网上信息时,要洞若观火,区分真善美和假丑恶,使自己不受坏的影响,汲取有益的东西,这样不仅提升了阅读的辨别能力,也培养了科学伦理道德修养。正如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所说:“科学技术在给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如果不加以控制和引导而被滥用的话,也可能带来危害。在21世纪,科学伦理的问题将越来越突出。科学技术的进步应服务于人类,服务于世界和平,发展和进步的崇高事业,而不能危害人类自身。加强科学伦理和道德建设,需要把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紧密结合起来,超越科学的认知理性和技术的工具理性,而站在人文理性的高度关注科技的发展,保证科技始终沿着为人类服务的正确轨道健康发展。”同样网上阅读也如此,事实表明:因上网阅读有害东西,使人走邪路的例子是不少的。作为教育人的教师,必须有一双“火眼金睛”,才能获取真经,并负责任地传给学生。

2.阅读中,思维辨别能力提升

“互联网+”海量资源不仅在真假、善恶、是非方面,能促进语文教师阅读的善恶辨别能力提升,而且在评价文本主体价值方面,还能促进语文教师阅读的思维辨别能力提升。“互联网+”信息丰富,作者的生活经历,文章写作的过程、背景及他人的评价,全面考虑,作辨证分析,提升思维辨别能力。如对《水浒传》中的李逵的评价,从文学形象塑造这个层面讲,很成功地塑造了李逵这个梁山英雄形象;但从文化批判的层面讲,李逵又有“滥杀”的特点,对生命无敬畏之心,这又是不足取的。如果一名语文教师没有思维辨别能力,对学生只讲英雄一面,不讲他不爱惜生命一面,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辨别能力。

二、“互联网+”资源的日新月异,促进阅读的捕捉能力提升

“互联网+”重塑结构,打破原有的知识文化结构,使资源日新月异,这不仅使语文教师学习环境、对象发生变化,而且对语文教师的学习方式和知识结构也提出了挑战。伴随着学习环境、对象的变化,许多传统的学习方式和能力在这信息瞬息变化的环境中赋予了新的内涵和更高要求,要求语文教师具备更灵活,更高层次上的阅读捕捉能力。

1.上网前,明确自己要找什么

网上文章,鼠标一点,如潮水般涌来,浏览、速读、跳读,有的需了解一下标题即可,有的要精读,可下载慢慢品味,总之,要明确自己要找什么,独具慧眼,迅速捕捉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如在网上搜索有关《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文章,有的从“怀古”角度解读该词,有的从词人的角度解读该词,有的从写景咏史、议论和抒情融为一体的写法去解读该词,等等。由此,从词人角度联想到周瑜,进而设计这样的问题:词人将周瑜定位是“风流人物”,还是“豪杰”?请结合周瑜形象加以说明。一下子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向文本深处开掘,这就是明确方向,有用信息捕捉的结果。

2.浏览中,迅速科学锁定目标

“互联网+”资源的不断更新,使许多前沿知识、理念等为我们所用。但是由于更新快,这就要求我们快速科学的锁定目标,抓取新的,有价值的东西,讲给学生听,学生才喜欢。因为,教师和学生同时处在“互联网+”环境中 ,教师知道的,学生也知道,甚至知道的比教师还多、还好。教师不能领先于学生,那么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就没有了。而课堂的基本要素是:教师、学生、文本、媒体。这样的缺少引导的课堂,学生也就自娱自乐,学生的能力又怎么能提高呢?若教师领先学生,就能帮助、引领学生;学生思维发展就快,螺旋式上升。指导学生在网上读张晓风《我在》,抓住文中:“‘我在’,意思是说我出席了,在生命的教室里。”中“在”字,便可明白本文主体价值,以一个“在”字统领全篇,表达了对生命存在的珍视及强烈的责任意识,还有建立在人性理性思考之上的自信与坦诚。同时,由于网上对同一篇文章,有很多人点评,可进行横向比较,在比较中吸取精华,触发灵感,加深了对文本阅读的深度,又拓展了对文本阅读的宽度。其中,教师的快速锁定目标,对学生的示范作用是不小的。

所以“互联网+”资源的日新月异,能够促进阅读的捕捉能力提升。

三、“互联网+”资源的多样呈现,促进阅读的应变能力提升

“互联网+”的开放生态,使资源的呈现是多样的。有的以视频形式呈现,有的以图像形式呈现,有的以文字形式呈现,等等。资源的不同呈现,要求改变不同的阅读方式。在用不同方式阅读中,提升阅读的应变能力。

1.看视频,身临其境用情境法

如看李白《将进酒》的诵读视频,可用情境法,将自己置身于李白的境地,体悟诗人酒话里的如汹涌波涛般的郁怒情结以及“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的忧愤之情。

2.看图像,思维畅达用联想法

如看有关《巴黎圣母院》中一幅爱斯梅拉达给伽西莫多水喝的图像,可用联想法,伽西莫多因拦路劫走爱斯拉达,而在格雷沃广场受笞刑示众,受到群众的侮辱,在他极想喝水时,群众视若无睹,落井下石,这时,遭他抢劫的姑娘——爱斯梅拉达给他送去了水,伽西莫多流下了生平第一滴眼泪。欣赏这幅图,进行联想,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都在脑中浮现,不仅获得审美享受,还能培养思维能力。

3.看文字,揣摩文意用滋味法

如鉴赏唐代诗人高适《燕歌行》中“君不见沙场征战苦”的“苦”字意蕴,用滋味法,结合全诗,不难得出“苦”字意蕴:路途遥远之苦,战场惨烈之苦,家庭分离之苦,亲情思念之苦。

总之,针对“互联网+”资源的不同呈现,用不同的方法去阅读,应变能力自然得以提升。

不过,面对“互联网+”呈现的多样资源,使用时,要拿捏好“度”,才有助于阅读应变能力的持续提升。“互联网+”资源呈现方式多样,其特点也呈现多样,即新、奇、动,阅读时,要把握好“度”,否则,不利于语文教师阅读思维品质的提升。如看《红楼梦》视频与读《红楼梦》原著,结果是有区别的,看视频,给人以视觉冲击,以美的享受,而对其中的意蕴就很难把握,再者又是经过他人改编的,毕竟不是原汁原味。读《红楼梦》原著,就可反复玩味,集中精力思考。就会悟出其中的妙理:“《红楼梦》恰恰代表着中国和人类未来的全部健康信息和美好信息。这是关于人的生命如何保持它的质朴、人的尊重如何实现、人类如何‘诗意栖居于地球之上’(荷尔德林语)的普世信息。这些远离暴力、远离机谋的信息永远不会过时。”但要避免网上阅读审美疲劳,要有纸质阅读,二者有机结合,“互联网+”促进阅读应变能力提升,才能可持续进行。

四、“互联网+”资源的人性特点,促进阅读的创新能力提升

“互联网+”资源的人性特点,即“互联网+”资源不仅向人们传播信息,而且人们可以对这些信息主动地选择和控制,以最大限度满足人们需求。人们在选择和控制有关信息中,有所创新。

1.共刺激,让人发现创新因子

由于“互联网+”资源信息,以声音、图像、文字、影像等多种信息,作用于人的感官,给人以多种刺激,以生动直观、形象逼真的方式呈现人们需要的材料,从而引起人们好奇心,激发人们去思考,引发创新的火花。如读《品质》,发现格斯拉外貌,“像皮革制成的人。”看到他只做靴子,不讲生意,不登广告等,认识到格斯拉有责任心,坚守职业道德,特别是有用生命坚守原则的孤往精神。这里的“孤往精神”,就是一个新的发现。因为这一精神最能诠释格斯拉形象的内涵。卑微的地位,高贵的追求;手艺是靴匠的生命,对手艺的执着,实际也是对传统美德的一种坚守。即使面临生存危机,格斯拉仍执着于自己“靴子理想”,他做了顶好的靴子。他把自己的生命融进了靴子里。他虽被认为是那个浮躁的物质社会中的怪人,但他身上闪烁着朴素又温润的光辉,仍给人以希望。若没有“互联网+”资源的人性特点,则很难产生这样的观点。

2.破时空,溯源索因探寻新意

“互联网+”可以打破时空限制,即穿越时空,还原历史场景,溯源索因探寻新意。如学习《落日》一文,在网上搜索,得到了《落日》写作过程的材料。194592日上午9时,日本在泊于东京湾内的美舰“密苏里”号上签字投降。当天,《大公报》战地记者朱启平和黎秀石就在舰上,距签字桌不过三五丈远,目睹了历时18分钟的受降仪式。整个仪式结束时,正好是918分。朱启平是在采访结束后写了这篇报道。作者所发出的“深感到日本目前的投降是临时的休战,盟国对日必须严厉公正,以永绝战祸,中国对日尤须谨防万一”的呼吁,给人们以深刻的思考,从而加深了对文本的认知,而又产生新的观点,珍爱和平,反对战争。若没有“互联网+”的助力,对《落日》的深度认知和产生新的观点是很难在短时间内做到的。

3.架桥梁,资源共享团队创新

“互联网+”资源的人性特点,还体现在学习者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利用QQ等,进行信息资源共享,交流、讨论,集思广益。多种观点的不同碰撞,也能产生创新的火花。如关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一个问题的网上讨论,就很有体会。把“天下英雄何其多,辛弃疾为何独钟情于孙仲谋呢?结合全词,谈谈你对此认识。”这一问题放在QQ群中,供大家讨论。讨论的主要结论,一是“孙仲谋在京口建立吴都,并曾击退曹操军队的南侵,并使东吴在群雄纷争的年代确保自己的国土不受外敌侵犯,国内和平。二是孙仲谋风流余韵荡然无存,但其雄才大略和功勋业绩,历历在目,词人写孙权即用来激励自已,又担忧时局。观点新颖,令人欣喜,随之而来的收获,还有潜移默化地培养了我们的团队精神,这些都得益于“互联网+”的桥梁作用。

总之,“互联网+”能够促进语文教师阅读的辨别能力、捕捉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提升,并由此拉动综合能力的提升。人文使人优秀做人,科学使人成功做事。“互联网+”兼有人文、科学,请大家不妨对“互联网+”进行深层次的认知,并把它真正用起来,相信我们的语文教育教学工作一定会进入一个全新的境界。

读《只为做一个良师》有感

东海县石梁河中学    杨燕子

2017年寒假,我有幸拜读了孙明霞老师撰写的《只为做一个良师》这本书。孙老师在书中向我们介绍了何为良师以及如何成为一名良师。读过此书使我受益匪浅、感受颇多,同时也开始反思自己的职业目标与规划。

孙老师在书中写到:“良师是指愿意像欣赏和等待一个个花苞渐次开放一般欣赏和等待每个孩子成长的老师,不因花朵的迟开而着急,更不因未结花苞而放弃。良师是做教师的一种境界。”“做一个良师有三条成长路径:育人、教书、修身。”

一、育人

教师要有耐心等待每一朵小花的开放,静待花开,不能急于求成,不能拔苗助长,更不能因为成绩等种种原因而放弃学生。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闪光点,有的学生可能不善于文化课考试,但是他可能有绘画、音乐天赋,可能擅长人际交往等等,这些都需要细心的观察、充分的挖掘和激发,一旦发现要对他们的这些优点给予充分的肯定,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这必将会对学生今后的人生产生积极的影响。良师对教育要怀有一颗虔诚的心,把每一个孩子放在心上,尊重他们的人格,保护他们的尊严,呵护他们的生命成长。从教十年多,送走了几届学生,现在有一些已经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他们在各行各业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每逢节日他们都会给我发信息或者用微信表示祝福,这都让我感到无比的幸福。当年带的第一届学生柏同学,毕业多年以后发信息给我说:“您是我中学时最喜欢的班主任,我永远不会忘记您。老师我一直想问您,为什么当时选我做政治课代表?”我说:“我觉得你有组织领导能力啊。”“老师,谢谢您当时的鼓励与信任,让我得到了锻炼。”其实现在仔细回想一下,当时真正的原因是发现他上课有点调皮,爱讲话,想到给他安排个职位进而约束一下自己,看来当初的决定是对的。去年夏天,我去扬州参加学习,在放学路上遇到一位以前教过的学生。我们擦肩走过,我没有认出他,毕竟孩子变化很大,他走过去一段路又返回来问我是否是金湖的老师,在得到我的肯定答复之后,他立刻高兴的说:“我是实验中学四班的高某某,您是我以前的政治老师,我的初中班主任是杨老师。”这么一说我立刻把他同印象中的曾经黑黑的瘦瘦的又有点调皮的小男孩联系在一起,心中不禁感慨曾经的小男孩长大了。自我介绍之后又询问了一下彼此的近况。在他乡遇到了相识的人,一种亲切感油然而生,陌生的城市也变得不陌生了,瞬间也感到世界真大也真小,此刻我庆幸自己是一名老师,有种桃李满天下的感觉,我骄傲我是一名老师。

二、教书

“良师不仅要有人格魅力还必须有足够渊博的学识,才能真正承担起‘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渊博的学识,表现为广博的知识面、丰富的专业知识、精湛的教学艺术,严谨的治学态度等。”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引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在教学中收放自如。作为一名政治老师,我们要尽量做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因为只有做好充足的知识储备,才能在需要时随时提取,游刃有余,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今天我们使用的教材在不断的更新改版,涉及心理、道德、法律、国情等四个方面的知识,也要求我们要重视知识的更新,要能跟得上时代的潮流,能够与时俱进。比如在课堂能运用最近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为例子来讲解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学习充满主动性。现在的学生都比较喜欢年轻教师,因为他们充满活力,充满热情,思想观念新,与学生之间年龄差距小,没有严重的代沟问题。所以我们的老师就要学习新思想新观点新词汇新技术等,我们要争做“新”教师,努力创造一种安全、温暖、没有恐惧的课堂。

三、修身

南京市行知小学的杨瑞清校长说过:“有三个名词都可以用来表现教育的效果,一个是成绩,一个是成功,一个是成长。不必太看重成绩,成绩并不一定导致成功;也不必太看重成功,成功不一定导致幸福;真正应该看重的是成长,这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对于教师自身而言,成长比成功重要,成长就是导致教师不断重新认识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这个过程往往是内隐的、不为人知的。如同一棵小树,在不断地汲取养分的过程中静静地生长,然后静静地开花、结果,带给自己的是甜蜜与幸福,带给他人的是芳香和愉悦。教师的成绩和成功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精神世界的充实与富足,是生命的自由绽放。

现在许多教师认为获得荣誉、职称才是成功,否则一切的努力都是别人看不见的,进而也变得看重物质、看重功名利禄。记得管建刚老师在《不做教书匠》一书中写到:“如果你想在教师这个行业成为物质上的大亨,那么最好赶紧离开,你想在精神的天堂内寻求物欲的膨胀,那将会无功而返的。”教师要把金钱、荣誉看成是一道风景,要淡泊名利,这样才能静下心来思考如何成长。目前,本人正处在中一职称评下来,高级又有点遥遥无期之时,开始对工作消极倦怠、应付了事,缺乏前进的动力,这样一直持续下去,将会不断的退步,变得急功近利。不想让自己成为一个“俗人”,要开始修心修身,要认清自身的成长与发展更显重要,看淡金钱、荣誉,所以选择加入学校的中青年发展共同体、王芳特级教师工作室,以此来不断的鞭策自己积极要求进步。

做一名良师将成为我人生的新追求,不再抱怨人生、职业、社会,不开心地过一天也是一天,开心地过也是一天,那为什么不开心地过呢;不再抱怨学生成绩差、学生笨、生源不好;要把学生当成一朵待放的花苞,静心等待花开的那一刻的美好,曾经我选择离开家乡来到他乡做教师,就是因为我热爱这个职业,现在我希望自己不忘曾经的初心,继续前进,争做一名良师。

读《做有温度的教育》有感

东海县牛山街道第三幼儿园    刘洁

正式走上教育岗位以来我就想通过哪个人的介绍、哪段视频或者说哪本书的阅读来了解中国现代教育这几年的发展以此来帮助自己确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职业规划,可是因为某些原因一再耽搁。半个月前在教育交流传播群里得知方华老师出版了《做有温度的教育》一书,我当即在群里回复了一句“一定要拜读!”很庆幸,同在群里的园长看到了我发这条信息,在他的帮助下周五我拿到了这本书。正逢周末,我用了两天的时间一气呵成将这本书看了两遍,阅读第一遍的时候,我觉得通过这本书我收获到了很多,可是,你具体问我收获了些什么,我也说不清,于是,我开始了第二遍阅读。

这本书有方华老师这些年来在各大报刊发表的文章和一些随笔感悟等。这些文章有的是从一个教育管理者的角度,有的是从一个教师的角度,还有的是介于两者之间。《做有温度的教育》,听名字就让人感觉到了温暖,教育确实需要点“温度”。

细细地品读这本书,就被它深深的吸引了。我参加工作时间不长,但经常会思考一些关于教育的问题。韩愈说的“传道、授业、解惑也”,常常在耳旁响起,可时代发展到今日,教师不能只是“教书匠”,更应是心灵的“引路人”。“授人以鱼,更应授人以渔”,诸如此类至理名言,更是随处可见,可是,现在的学生到底要的是怎样的教育呢?我也一直在思索着。

《做有温度的教育》一书,用非常平实的语言向我们阐述了他对教育的独特感悟和思考。书中,方华老师一再强调,“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教育最需要耐心”,“教育是给孩子更多可能”,“教育,应该给学生一个美丽的期待”把孩子们当作活生生的人来看待,让老师、学生在爱中接受教育,我不由的为方华老师的观点鼓掌。是啊,教育确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本书也提出了大量的教育现象和问题,以及针对这些现象和问题提出了自己多年工作经验总结出的解决方案和采取策略。我从未见过方老师本人,但是通过这本书,我发现他有大量的实践、阅读、思考、写作经验.

一个人的格局决定一个人的高度,通过这本书,让我看到了方老师的教育高度,方老师对教育的独特见解。下面我来具体谈谈做为一个新教师阅读本书后的感触。

一、帮助我解决了许多问题和困惑

上岗后,无论是做为一个班主任,我都遇到了许多问题,可以说大部分问题在校长和其他老师的帮助下我都陆续解决了,但是还有些问题没有得到恰好的答案,而这本书给了我很好的解答。同时,本书也把我教育工作中一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想法更直接的呈现在了我的眼前,让我豁然开朗。

二、它是我现阶段教育事业的指路明灯

做为一个新教师,我在摸索中慢慢前行,《我的教育观:三“风”一体》一文让我对现代教育的反展形态有了更深的了解,让我确立了做为一个新老师该努力的方向,而《办好教育需要静下来》让我重新审视自己这一年的的教学工作,虽已而立之年由于业务不熟却多有浮躁,阅读本文让我明白我需要静下心来给学生和自己重新定位。

《让底线成为教育的起点》让我深入明白了教育的价值同时也让我懂得了教师该具有何种职业操守。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孩子会打洞”教师的职业操守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能培养出什么类型的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教师都起着主导作用;《教育,应给学生一个美丽的期待》方老师用自己真实的教学经历让我认识到了自己教育中的错误,对于“成功”一词的定位错误,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犯过的错一而再的重复。

我们应该在不断的改正错的教育观念和行为中实现一个教师的成长,教育者做为一定程度的“公众人物”更应该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我们应该用最正确客观的言行来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三观”。

三、纠正了我一些错误观念

原来我认为家校合作是做给社会看的成分更多,葛溪乡小学多次成功组织了家校合作活动,如“冬日‘三送'进百村”“百名教师齐携手,共创家校一家亲”、“集体家访”等活动,由于自己的认识不到位,这些活动大都积极却被动的参与其中,从未对其主动参与和思考活动的意义,现在通过《“独行侠”做不好教育》这篇文章我了解了它存在的意义,更明白了在家校合作中教师所应该扮演的角色,家校合作工作是用不同的方式减轻老师平时在工作中学生带来的烦恼和心累,辛苦一阵子,轻松每一天。

四、看到了一个乡村教师的事业希望

做为乡村教师中的一员《做有温度的乡村教育》这章节让我看到了一个教育局局长对乡村教师的关注,看到了一个教育局局长想尽各种办法来对乡村教育的政策扶持。《乡村教育薄弱是因为没有获得应有的待遇》一文将乡村教育存在的问题透彻的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应的解决策略,这些都让我这个乡村教师看到了事业希望。

做为一个新教师的我对于书中一些词句还无法深刻的理解,但我想通过今后的工作,我定能从中领悟出它们的意思。因为我知道,没有学不会的知识,只有不用心学的人。我需要不断学习、思考和探索,用一辈子的时间用心做一件事情必能成功!

教育就是爱,爱就是教育。爱心育人,不仅是一般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要求,更是教育人道主义的体现。教育是培养生命的事业,世界上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吗?作为教师,最可贵的是能够保持高尚的人道主义情怀,让我们把对孩子发自肺腑的爱渗透在教育中,让孩子在有温度的教育中成长得更健康、更茁壮!

研读《让教育回归人性》有感

东海县幼儿园    苗 薇

阅读:《让教育回归人性》的作者周国平,当代著名的哲学家、学者、作家,我原来读过他的几篇散文,如《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等,总体感觉是他的散文的美不在语言,不在情感,而在于字里行间传达出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传达出对人生的哲思,这可能和他的职业和习惯有关吧。周国平在本书中,以哲学视角审视当前教育现象的同时,又以身份代入方式,从被教育者视角去体悟当前教育给孩子们带来的种种困惑以及针对许多教育事件的案例解剖,提出自己的独立思考,来颇有醍醐灌顶之感。

我喜欢书中的“基于对生命的理解、尊重和成全,培养生命完整的人”这段话。生命化的教育—授受知识,开启智慧,润泽生命。周国平在书中尖锐地指出“今天的教育已经多么严重地违背了常识。一种教育倘若完全不把人性放在眼里,只把应试和谋生树为目标,使受教育者的头脑中充满死记硬背的知识,心中充满谋生的焦虑,对于人之为人的精神性的幸福越来越陌生,距离人性意义上的优秀越来越遥远,我们的确有权问一下:这还是教育吗?”所以,读周国平关于教育方面的文章,我的感觉是他的观点真实、辟警,感觉周国平是个真诚实在的人,他不盲从,不逐流,敢于发表自己经过了解和深思得出的观点,单从这一点而论,他的文章就值得我们品读。

反思:要让基础教育回归常识,回归人性,就应该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之中,重视过程轻视结果。重视过程,就是重视学生人格的发展,重视过程,就是为人性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片面重视结果就不同,为了有一个很好的结果(成绩),我们会不择手段,增大知识量,牺牲孩子们的时间,留更多的作业,让学生在题海中拼杀,严重摧残孩子的身心,何谈什么人性?

是啊,我们不妨回顾一下近几年来我们不愿回顾却又不得不面对的事件:一、浙江金华某中学高二学生徐力,用铁榔头打死了生他养他的母亲!被浙江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有期徒刑12年。产生悲剧的根源是什么呢?是家庭教育出了问题。过分的关注,一味的要求,终于酿成惨剧。二、西安音乐学院大三学生药家鑫开车撞伤人后又连刺数刀致对方死亡,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药家鑫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这是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做的事,其思想和行为令人匪夷所思。三、益阳市十三中一名高三学生用刀将其同班同学刺死。原因仅仅是被害者让他倒垃圾,引起他的不满,遂于次日用水果刀连刺王两刀,致使被害人抢救无效死亡。四、复旦大学的硕士研究生仅因为一点小事为室友投毒,升入复旦大学的研究生,学习好,智商高,可是他的人品呢,这何尝不是我们教育的失败!

一件件,一桩桩让人触目惊心的事件,不得不让我们静心反思,我们的教育怎么了,我们找到了答案,孩子们的心理有问题,不管是我们的家庭教育,还是我们的学校教育,实际上已经远离了教育的本质。“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最重要的教育原则是不要爱惜时间,要浪费时间。”这些教育的箴言,在相当一部分人看来简直荒谬不堪,可是冷静思考之后呢,恐怕你就不会这样认为了。实际上,张校长早就多次给我们强调,健康包括身体健康,更包括心理健康,我们学校不仅要让学生的身体健康成长,更要让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理念决定方向,也许这正是我们学校能够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回归人性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回归人性的教育,才是负责任的教育,回归人性的教育,学生才可能健康而快乐的成长。现在孩子最缺的是什么?是学习的快乐和幸福!就是因为教育的功利化,让学生与幸福无缘。

实践:身为幼教工作者,由此及彼,我联想到如今学龄前的孩子,他(她)承载着家庭无限的期望,家长为其报了一个又一个兴趣班,孩子的休息时间被无情地瓜分;联想到了当前许多幼儿园被强大的社会功利需求所左右,办园方向、教育理念发生了扭曲,教拼音、教汉字、教数学等“小学化”倾向。这种以成人为中心、喜功利下的教育,违背了“以人为本”的教育追求,脱离了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客观规律,其教育结果必将是失败的。

同时,身为幼教工作者,我又暗自庆幸自己所在的幼儿园以及幼儿园的孩子们——我园自201411月被批为江苏省第一批课程游戏化建设项目园以来,努力推进游戏化课程建设,注重课程的综合性、游戏性,关注周边教育资源的挖掘利用,努力构建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体验场课程,让幼儿在直接参与中获得经验,感悟成长。受到了孩子们的极大欢迎。

一、建设体验场课程“三大资源库”

(一)幼儿园资源

张雪门提出:“我们提倡的幼稚园课程,首先应注意的是实际行为,凡扫地、抹桌、熬糖、炒米花以及养鸡、养蚕、种玉蜀黍和各种小花,能够实在行动的,都应让他们实际去行动。从行动中所得的认识,才是真实的知识;从行动中所发生的困难,才是真实的问题;从行动中所获得的胜利,才是真实的制驭环境的能力”。由此可见,生活即课程,行为即课程。我们充分挖掘幼儿园中人的活动资源,如厨师、保洁员等,开展岗位体验活动。利用走廊、大厅创设小社区游戏,营造积极互动的游戏情景,在游戏中发展幼儿社会性。

(二)自然社区资源

理查德•洛夫说:“孩子就像需要睡眠和食物一样,需要自然的接触”。对孩子来说,自然世界里蕴含着无穷的宝藏,一草一木一花一果,都为孩子所喜爱,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享受着自然带给他们的美好和精神愉悦。社区生活中丰富多样的人和事,也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我们调研、收集园所附近各类资源,形成教育资源地图,开展体验场活动,如亲子畅游双湖、亲子逛菜场等等,孩子的社会性在有趣的活动中获得发展。

(三)节日生活资源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节日文化,蕴含着情感教育的无穷宝藏,重视节日生活中的情感体验,是幼儿园社会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幼儿会根据自己情感体验来调整、规范自己的社会行为。为此,我们充分利用充满情感色彩的节假日,开展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如劳动节、三八节、重阳节等等,在活动中感受爱亲人、爱家乡、爱劳动、爱祖国等,用一个个大写的“爱”,孕育一个个健全的人。

二、建设体验场课程“四大品牌”

(一)幼儿行业岗位体验场

人“天生是社会动物”,每个人都要扮演一定的社会角色,并承担与角色相匹配的工作,在此过程形成群体意识,适应社会生活。幼儿园不同岗位的人,每天都在做着与幼儿有关联的事情,他们是孩子们身边的社会人。通过让幼儿扮演熟悉的身边人角色,提升社会行为能力。我们结合主题活动课程“各行各业的人”,从幼儿园岗位着手,设立了小保洁员、小厨师、绿化小能手、爱心饲养员、种植小能手等岗位,幼儿担任不同的行业岗位角色,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如:小厨师活动,我们在食堂门前的大走廊里创设了小童大厨区,幼儿定期参加摘菜、洗菜、餐点制作工作;绿化小能手,定期为校园内的树木浇水,清理绿化带杂草等。在真实的岗位体验中,幼儿的目标意识、规则意识、合作意识、任务意识、自我控制与调节能力等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二)幼儿自然社会体验场

活动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载体。园外充满灵性的大自然,多元化的社会活动场,为幼儿开辟了更加生动的社会课堂。在这些真实的社会活动中,幼儿直接参与社会活动,与社会中的人、事、物互动,社会性在一次次经历中悄然生长。

我们最大限度开发校园周边资源,开展多元化社会活动,充分利用家长资源,使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得到幼儿园和家庭的共同强化。开展了“畅游双湖”、“小鬼当家之超市购物”等系列精彩活动,为幼儿创设参加群体活动、和成人同伴互动的机会,在群体活动中形成积极、乐观、自信的个性品质和亲社会行为。如:“亲子畅游双湖”活动,大家一起放风筝、踢足球、生日会、自助水果餐美食等,可以充分体验同伴、家长同游的快乐,不断收获“哇”时刻。

(三)幼儿节日情感体验场

幼儿情感和态度是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形成的,需要在实际活动中获得相关的体验,形成崇善尚德、爱国爱家、尊老爱幼的美好情感。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节日文化饱含着“爱”的传递,人类最美好的情感在节日文化中涓涓流淌,寓情感教育于节日之中,是幼儿情感发展的有效途径。我们开展了系列节日情感体验场:元旦迎新之行、元宵团圆之情、五一劳动之歌、六一新奇夜之旅、中秋团圆之聚、九九重阳之敬、十一爱国之怀等,在节日情景中萌发了对家人的关爱之情,对劳动的自豪之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等。如“六一新奇夜之旅”,体验一起过夜、寻宝、捉鱼、看露天电影、制作晚餐、分享自助晚餐、星空夜话等新奇活动的快乐,学习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

(四)幼儿社区游戏体验场

游戏是幼儿园基本活动,幼儿园课程应充分体现游戏性,将游戏理念、游戏精神渗透到一日活动之中。在幼儿的世界中,幼儿从“我”开始,慢慢向外扩展,接触最多的是与其生活有关的人和事,主要是衣、食、住、行。因此,我们以此为抓手,开展社区游戏,让幼儿的社会性在社区场景中获得发展。我们利用幼儿园走廊、大厅、户外场地宽敞的有利条件,创设社区游戏体验场,开设公交站、小吃街、建筑工地、美发屋、快递站、岗位招聘站、自然游戏区等,社区游戏的设置充分考虑各游戏间的互动,合理安排游戏区,注意不同区域间的交往需求,给幼儿充分的自由、选择的权利。幼儿在游戏化的社区游戏情景中积极互动。

总之,体验场课程的构建,让幼儿在大社会、大自然中自主、愉悦地学做人、学做事,学做健全的社会人。最后想引用微信看到的一段话“静等花开—每个孩子都是种子,只不过各自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开始就灿烂绽放;有的花需要漫长的等待。不要看着别人怒放了,自己的还没动静就着急,相信是花都有花期,悉心地呵护自己的花慢慢的看着长大,陪着她沐浴阳光风雨,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也许你的种子永远不会开花,因为他是一颗棵参天大树!”

心中装着学生,教室无限辽阔

——读周春梅《一间辽阔的教室》一书有感

东海县驼峰中心小学    

暑期闲暇拿起周春梅老师所著《一间辽阔的教室》一书,她用深入浅出的文字,记录着每一次教育中的感悟,储存着学生带给她的温暖记忆。读着周老师笔下的一个个鲜活的故事或者她对某些书三言两语的引用或者感悟,内心不由生出颇多感触。

一个孩子自从走进学堂,他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教室里度过的。教室里发生的事情无疑会给他现在和未来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理想的教室应该犹如家庭,是一个“温柔美丽的世界,成人所要做的,就是隔开周围的黑暗,保护他们这小小的世界”。可惜的是,教室和家庭都没有做到这点,所以,很多孩子生活在一种不安全的环境中,身心健康受到很大影响。就在几个月前,我生活的城市有好几个年龄不同的孩子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周春梅老师说“心灵储存的美多了,留给烦恼的空间自然就少了”,我们让孩子的内心充满了各种各样冷冰冰的知识,但却没有教会他们欣赏美,内心储存足够的美来对抗现实的恶。毕业的学生回来聚会的时候再说起当年的经历,周老师说非功利的热爱,才能被孩子接受和铭记。的确如此,有些急功近利的老师并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靠威慑力制服学生的老师更是如此。往往,得不到关爱和快乐的孩子借捣蛋来获得别人的关注,而有了爱和快乐,孩子就不会以捣蛋来寻找快乐。目前的现状不得不令人担忧,从学校到家庭,孩子们从一个笼子到另外一个笼子,童年就这样消失了。没有童年的人生往往就没有幸福快乐的成年。孩子的价值观念受环境影响。童年时期形成的价值观念,将会影响到他的一生。

审视我们的课堂,常常要在结束时来点总结,由“乐”引到“教”,或者在过程中念念不忘“教”,总想着“寓教于乐”,殊不知孩子们简单透亮的心灵,一下子就能识破了我们的心机,结果只能是“教”也没教好,还把“乐”给丢了。我们是该扪心自问:在学校和社会之间,在课堂和生活之间,我们究竟是在架设桥梁,还是构筑堡垒?

(一)教育是点燃、是唤醒

周老师说:“急于给学生一片天空,实际上还是给了他们一只鸟笼。有的鸟笼一眼就能看见,有的则装饰得很美,掩映在绿树丛中,不易发现。更可怕的是,明明给了学生鸟笼,还坚定地相信那就是天空,将自己和学生一并囚禁在鸟笼中,自得地歌唱。”难道不是如此吗?教育是一种持续的唤醒,而阅读可以起到唤醒和对抗生命中沉重忧郁的作用。在文学经典里浸润过的孩子,会有明亮的眼睛和柔软善良的内心。

课堂之外是一个辽阔的世界,一个个小世界连接着的,是一个大世界的辽阔与自由。人之丰富,世界之丰富,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长久的历练才会发现。一味的知识灌输,统一思想的标准化模式,只会让孩子丧失了自主思考与发现的能力,他们就像甘愿囚禁其中的苦学僧,原本可以展翅高飞的大雁何以成为了井底之蛙?

教师是学生人生故事中的一节,他们的故事是丰富的、具有无限可能的,而教师所扮演的角色是点燃的火把,唤醒灵性的引路人。“佛曰爱如一炬,万火引之,其火如故”。点燃学生,也点燃了自己,每当看到学生的眼睛如星星一般明亮起来,教师也就会感到自己的生命也被点燃了。用智慧传递知识,用爱持续地传递美好和温暖。善与爱,正如一束火苗,传到远方,传到未来。在少年时代打下明亮的底色,那么他们成年后的人生也将是精神明亮的!

给孩子一只倾听的耳朵,以色列作家奥兹的自传体小说《爱与黑暗的故事》中有一位杰尔达老师,她之所以与众不同,是因为她不是像一位心地善良的阿姨,出于怜悯之情,疲倦地把一只经验丰富的耳朵借给一个突然向她劈头盖脸倾诉的孩子,而是全神贯注地听他讲话,仿佛正在从他这里听到令她惬意好奇的事情。爱是伪装不来的。少年们很容易就判断出一位教师的学识水平和为人处世的特点,并以此确定自己该以怎样的姿态来应对这位老师。周老师所教的是高中生,而小孩子的心是透明澄净的,他们感受得到老师的真诚亦或敷衍,只有当学生感受到老师的那份真挚时,他们才会放下层层“盔甲”,用真诚面对老师,面对学习。只有饱含爱的唤醒,才是动人的、有意义的。

“教师的胸襟有多大,学生的天地就有多大。”我们得继续做那个持续传递爱与美好的使者,用教师的智慧和经历,让孩子懂得天地的广阔,宇宙的辽阔,生命的求索。

(二)语文之美照亮童年的梦

周老师虽不擅长“拉家常”,却用独特的人格魅力,带领学生们营造了一个美丽的文学世界。抄写诗作,浸润在诗歌里,强调原典阅读,角色扮演,以诗注诗,文学创作?小小的文学社俨然一副文人墨客品鉴创作的诗社模样。借助学生的随笔,打开了周老师与学生情感交流的闸门,孩子们在随笔中流露出来的真性情,也让周老师读到学生柔软深沉的内心。师生之间这些往来的文字,让周春梅老师积累了丰富的教育资源,这是师生共同创造的巨大财富。非功利的热爱文学、珍爱诗,就是珍爱理想和未来。“语文的外延即生活的外延”。语文教师所做的,莫过于能够带领学生多多阅读、引发思考、激发想象。读书是最好的修行。让语文之美照亮童年的梦,教会学生阅读的能力,成年之后,他们将进入更自由、更辽阔的阅读天地和生命空间。

小学的孩子正值美好的童年时期,他们拥有那么多五彩斑斓的梦。红色的蛇在飞翔,蓝色的老虎在奔跑?作为小学教师的我,怎么可以用应试教育的枷锁让他们从小渐渐失去想象的翅膀,给七彩童年染上一丝丝灰色呢?从中学到小学的职业转换,我更加意识到,小学时期产生的热爱甚至会影响整个人生的审美与情趣,只有那些从童年中孕育出的生命热力,才是为人生最好的奠基。而我想做的,就是竭尽所能,用语文给孩子带来一些亮丽的梦,种下一颗颗文学的种子。我会带孩子读诗、品文、诵经典、聊文化、谈生活、赏艺术,用真实的体验,努力保护孩子的童趣、诗性与想象力。也许看似和考试无关,但却关乎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关乎修养,关乎未来。给童年留一点做梦的空间,就像“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是我的梦,而孩子们应有更加绚烂多姿的梦。

(三)“人”高于一切

现代的教育充斥着太多的功利性,学生的生活里充满了速成,甚至孩子也变成了“速成”的。可是,这是教育应该做的事情吗?应试教育是如何把一个纯真好奇的儿童,变成了“闭目塞听”的“塑料儿童”?如何把辽阔天地压缩成了纸上苍白而扁平的世界?我们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忘记了“教育是慢的艺术”, “人”高于一切。

课程是学生认识世界、走向社会的一段旅程。在不同的阶段,其价值有很大的不同。基础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其价值就是让学生在进入知识的细枝末节之前,能够对他所置身的世界有一个框架性的理解和探索。这样当他置身于自己的专业时,能够知道自己所学习的,不过是一个巨大有机体里面的一个毛细血管。出于这样的思考,教师就不会让孩子整天局限于习题的演练上,而是努力呵护孩子的好奇心,不断激发其学习的潜能,让其拥有拥抱世界的本能。一所理想的学校,是能让孩子们从容平和地、安心地学习的学校。学校和教师不会将那些狭隘的竞争观念和残酷的斗争意识灌输给孩子,不会让过度的关注与期望,如丝一般缠绕着孩子,构成一个幽闭的空间,让孩子喘不过气来。学校会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为他们提供丰富的、可供选择的课程。

周老师不仅不局限于自己所教学科那般狭隘,而是能够用广阔的视野思考当今教育现状。不必做民国教育的凡是派,不要让“奥数”“奥语”占满了孩子的童年,不要让考试成为每次惊醒的噩梦。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本性成长吧!

今天,我们给了孩子什么样的世界,为他们提供了什么样的教育直接决定着他们会有什么样的未来。周春梅老师说基础教育是为孩子打底的。灰黑色的底色一旦打下,人生就很难明亮起来。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BBC曾经拍摄过一个记录片《人生7年》,片中的主角从7岁走向近60岁,结果发现童年价值观念和习惯和老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也有“三岁看大,7岁看老”的说法。因此,性格和习惯培养应该作为教育的头等大事来抓,当然,家庭应该对其负主要责任,但学校教育作用不可忽视。家庭、学校和社会应三位一体,携手为孩子健康成长营造安全的心理和生理空间。

“自己必须有一定的准备,否则再美好的东西都进入不了我们的感官系统”,这句话带给我很大震撼,也许是因为亲眼目睹了很多对任何事情都有些麻木的孩子。他们既不热衷于学习,也不热衷于活动,对任何事情都是无所谓满不在乎的态度,仿佛没有任何人和人和事都不能触动他们的内心,激发他们对美的注视和感受。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者的责任就是让我们的孩子学会发现美、注视美、感受美、创造美、引领美,不集结身处什么样的时代,从来都不会放弃对美的期待和追求。

 

 

 

本期编辑:刘加宽   范来柱   尚实现   刘中深

欢迎各中小学教师踊跃投稿,报道读书、教科研活动开展情况。邮箱:dsbgsy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