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示范高中

江苏省四星级高中

学校微信

  |  

当前位置:教育科研 > 教师读书

读张元先生《材料与问题的演示课艺术》有感

发布日期:2012-03-05 来源:[db:出处] 浏览次数:

谈一谈“神入”历史人物的教学活动

――读张元先生《材料与问题的演示课艺术》有感

人物在历史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人物教学虽然不能代替全面的历史教学,却能使教学大为丰富、深入而具体。在历史教学中,文学和史学是互融的,教师既要有史学的素养,又要有文学的灵动;课堂既要有史学的过程与方法,又要有文学的生动与活泼。台湾学者张元先生在《一课时讲完隋唐史的实验》教学中,风格独特地把学生带入了历史的“神入”境界,人物特点鲜活,主要表现为:其一是“正说”,以历史事实为依据,保持严谨的治学态度;其二是“趣说”,在坚持真实的基础上强调表达方式的栩栩如生,为了达到“神入”境界,加进去一些活泼的语言;其三是“妙说”,在前两种方法的基础上对历史进行分析,给学生以启迪、思考。先生通过“神入”历史人物,达到教授隋唐史的目标,这是他教学的“灵魂”。何为“神入”历史人物呢?“神入”历史人物,俗称“活化历史人物”――古今相通,神交古人,意为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置身于历史生活中去观察人物,站在历史人物的立场上去感悟社会,从而把握历史人物的思想、情感和动机,理解历史人物思想的发展变化,从而更好的感悟历史,从历史学习中获取乐趣和智慧。本文试以张元先生的课为引子,探讨“神入”历史人物的艺术方法与感受。

那么,怎样带领学生“神入”历史人物呢?“神入”历史人物,也是“活化”历史人物的过程。其教学艺术方法有三类。

第一类,以史料为想象的依据,将历史人物形象化

神入”历史人物,离不开“想象”。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说:“……在租庸调制下之农民生活,其比较宽舒安恬之景象,可以想象而得。”,张元先生抓住此“亮点”,指出“可以想象而得”是一种学习方法。这种“学习方法”,让我们学习历史,不能只是去记住事实,“想象”非常重要。钱穆让我们去想象唐帝国时代“贞观之治”繁荣的表现与意义,因势导出“实施了一个很好制度”的因果联系。所以,我们神入”历史、把握历史人物,不能只记得他的规定性,还要知道这个“历史人物”的丰富形象。

以史料为依据,“想象”可以得到,人物可以形象化。张元讲“隋炀帝杨广是一个怎样的君?”,没有空洞的表述,简单的定论,而是先引用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的一段材料――“隋炀帝凭借隋文帝积累的巨量民力和财富,得以无限制地施行暴政。他是历史上著名的浪子,也是标准的君。他的奢侈生活和残虐政治愈来愈凶恶地驱迫人民陷入死地,到后来,农民发动大起义,消灭了这个可耻可憎的浪子和暴君。”材料引入了,情景创设了。师生进行“想象”对话:

师问:资料中说隋炀帝是著名的浪子,作为一个“浪子”,第一个条件是什么?大家想一想。

生:会花钱。

师:我说不是会花钱,而是长得帅,英俊漂亮。杨广就很漂亮,史书上说他被之前,知道自己性命不保,看着镜子,对萧后说:“这么好看的脑袋,不晓得会被什么人砍掉!”可以知道他是一个大帅哥。 

师:浪子的第二个条件应该是什么呢?

生:应该是很会花钱。(学生还是只想到花钱。)

师:是很聪明,头脑很好。炀帝对自己的才智和学识都十分自负,他对臣下说:“我当皇帝,你们替我做事,不要以为我的命好,继承了父亲的皇位,就是用考试的方式,大家来比一下,当皇帝的还是我!”

由上述课例可知,“神入”历史人物,离不开想象;但有想象,没有史料依据更不行。单凭“想象”,没有依据,有主观臆造之嫌。历史,讲求真实、证据。史料、实物与“想象”互相对照而得!先生教学对话中藉以“想象”,并有条理的推出其史料进行佐证。讲隋炀帝杨广“长得帅,英俊漂亮”,就引《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五的材料:“引镜自照,顾谓萧后曰:好头颈,谁当斫之!”。说隋炀帝杨广这个浪子“很聪明,头脑很好”,引用 “帝自负才学,每骄天下之士,尝谓侍臣曰:天下皆谓朕承藉绪余而有四海,设令朕与士大夫高选,亦当为天子矣。(《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二)”和 “帝临朝凝重,发言降诏,辞义可观。(《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一)” 有了史料依据,借以“想象”,神入”历史细节之间的关联性,鲜活而动。先生没有直接说隋炀帝长得帅、很聪明,又写一手好文章等很空泛的话;而是有凭有据,在史料基础上,让学生想象:“手里有一大笔钱,随意乱花,长得英俊”的一个帅哥身影。如此,学生对历史人物有一个鲜明的印象,隋炀帝的人物形象生灵活现了。这段关于“浪子”的对话“想象”,既有史学研究的一般思维和方法(告诉学生:提出看法要有依据);还又让学生注意力最集中于“长得帅,又乱花钱”的有兴趣话题上。

没有“史料”依据,达不到“想象”的真目的;有了“史料”依据,离开了“想象”,也“神入”不了人物。为什么呢?因为有些“史料”,记载简单,信息单薄,历史人物的形象很难丰满起来。只有抓住细节描述,充分“想象”,历史人物才能“动”起来。张元先生讲“武则天是一位怎样的人物?我们应该怎样看这位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等问题,用《通鉴》的材料:“虽滥以禄位收天下人心,然不称职者,寻亦黜之,或加刑诛。挟刑赏之柄以驾驭天下,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竞为之用。”这则史料,就信息来言,武则天不过是“坚持刑赏”的简单人物,人物形象细腻、丰满吗?回答是否定的。怎样塑造人物形象?需要进行“想象”,先生让学生从武则天的“谋”“狠”方面展开“想象”,恰如其分。史料中干瘪的、结论式的“历史人物”,因“想象”变得血肉丰满、情感丰富,过程式“学习”与“神入”情趣也生机盎然。

应选取怎样的史料,作为想象的依据呢?

一、选取突出人物主要性格的史料,让“想象”有典型性。

一个历史人物,他的活动很庞杂,涉及的史料也可能很多。以“想象”来“神入”历史人物,主要应选择那些对这一人物来说,最能表现出他的性格特征的史料。如果巨细不分,或者舍弃其“典型”,求其枝末,反而会模糊对这一人物的基本认识,影响对这一人物的“神入”与“想象”效果。因此,取突出人物主要性格的史料,可以说是成功地“想象”的关键。张元先生教学中对人物的“想象”,是十分精于材料的取舍选择的,善于运用能突出人物主要性格的史料。“武则天是一位怎样的人物?”,性格有“狠”劲。引《通鉴》史料:“然不称职者,寻亦黜之,或加刑诛。挟刑赏之柄以驾驭天下”。从史料“黜之”、“刑诛”、“挟刑赏之柄”等词“想象”武则天的“狠”,人物跃然纸上。这则“史料”的选择,尽力避免一般地概叙,“典型词语”突出人物性格,“性格”又细致描写人物,武则天在“想象”中更有典型性,“神入”人物容易了。选取突出人物主要性格的史料,能达到接近于典型化的文学手法。

二、选取能调动学生思维的史料,让“想象”有厚度性。

选取史料给学生阅读,不能让学生简单地“想”,而不去“思”。“史料”要暗藏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的玄机,这就是“史料”的深度,也是“想象”的厚度。有深度的“史料”,“想象”才有价值,“神入”效果才会更好。张元先生选取材料,很多情况下都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一面读,一面作答,也就是边读边“想”,这是很好的方法。他选用的“资料”,难易且不论,是有思维深度的,材料难读懂的,可以作引导,材料易读懂的,未必没有思维性。“史料”的思维性,对培养学生的阅读与想象至为重要,老师没有放弃可以一试的机会。引钱穆《国史大纲》的一段材料――“唐代的租庸调制,奠定了全国农民的生活。唐代的府兵制,建立起健全的武装。唐代的进士制,开放政权,消融阶级,促进了全社会的文化。唐代的政府组织,又把一个创古未有的大国家,在完密而伟大的系统之下匀称的、合理的凝造起来。事实胜于雄辩,盛唐的伟大,已在事实上明确表出。此种政治、社会各方面合理的进展,后面显然有一个合理的观念或理想为之指导。这种合理的观念与理想,即是民族历史之光明性,即是民族文化推进的原动力。他不必在某一个人的事业上表出,而是在整个民族的长时期的奋斗下,笃实而光辉地产生。”,这段材料很能调动学生的思维―――“我们应如何理解‘贞观之治’?钱穆是怎样的一位学者?钱穆说贞观盛世制度背景中,哪几句话最难理解?”等。有了一系列“思维”的史料,学生的“想象”能没有“厚度”吗?!

三、选取能抓住细节描述的史料,让“想象”有生动性。

史料中常有一些似乎离人物较远的“琐事”,看似闲笔,却是“细节”。这些“细节”在展示人物思想性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对“细节”的把握与想象,有助于人物的形象丰满,个性鲜明。有些“细节”还往往使人见微知著,预示着人物的历史命运。这些“细节”富于代表性,具有典型意义,准确地表现出人物的志趣、抱负,由此勾勒出的人物,“想象”的形象,逼真传神。具有“细节”描述的史料,很有想象性,很值得选择。张元先生善于抓住细节描述性史料,让学生入微入化地“想象”。如,“杨国忠一听安禄山起兵,高兴极了”的细节;代宗妙语说家事“我们家乡有句俚语:‘不痴不聋,不作家翁。’小孩子在闺房里讲的话,就不要听了吧!(《资治通鉴》卷二百二十四)”的细节,极富生活智慧;又如,杨贵妃“善歌舞”、唐玄宗精于“音乐”的细节,都是栩栩如生,取用“细节”性史料,是调动“想象”的高招。

 

第二类,以故事为想象的话题,将历史人物丰富化

说到“讲故事”,恐怕都得向《史记》学习,司马迁用“故事”写活了历史,在秉笔直书的基础上,让《史记》中一个个历史人物演绎出一件件跌宕起伏的“故事。历史教学中,“神入”历史人物,丰富人物形象,也需要以“故事”为话题。

张元先生教学《一课时讲完隋唐史的实验》一段《隋唐史》仿佛就是历史人物的故事集。每个历史人物都包含着一个或多个,或大或小,给人深刻印象的精彩“故事”。这些“故事”,给人以启迪,有浓厚的历史味“想象”。“故事”是丰富人物形象的数量多、题材广、个性鲜明的素材。张元先生讲授“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位怎样的君?‘贞观之治’有何意义?我们应如何理解?”等问题时,以“故事”为话题―――“……虬髯客见了李渊和李建成,心里很高兴,认为不是自己的对手,但一见到世民,脸色大变,知道天下没有了。” 这是一个短篇小说中的“故事”,虽不能当成事实来看,却很有丰富“话题”的意义,先生续而佐证史料:“(刘)文静见李世民而异之,深自结纳,谓(裴)寂曰:此非常人,豁达类汉高,神武同魏祖,年虽少,命世才也。(《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三)”有了史料依据,“故事”的话题,历史学科性突出了,“想象”的内容也具备了底蕴,学生对李世民的鲜明印象自然加深。“神入”李世民――才智出众之外,作战极其勇武,又“大话”这样一段故事:“有一次在战场上奋战不已,满脸都是尘土,回到军营,守卫不认得了,只有脱下头盔,让卫兵认出是秦王,他才得以进入营门。”这个“故事”,不乏陈醋老酒式的历史味,因为有史料依据:“秦王将轻骑前觇(王)世充,猝与之遇,众寡不敌,道路险,为世充所围。世民左右驰射,获其左建威将军燕琪,世充乃退。世民还营,尘埃覆面,军不复识,欲拒之,世民免自言,乃得入。(《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八)这个唐太宗的“故事”,只是“神入”的话题,还需拓展“想象”:

师问:李世民掳获窦建德,王世充投降,他在凯旋献俘的时候,心中想着什么?

(说明:史书上并未记载此时李世民心中想着什么,但不妨猜测一下。)

生:李世民想当皇帝,因为平定天下,他的功劳最大。

(这个猜测有意义,因为它埋下了玄武门事件的伏笔。)

以“故事”为切入“想象”,人物形象饱满。先生因势利导地又问:既然李世民在平定天下时,功劳最大,那么李渊为什么不把原来的太子建成废掉,直接立世民为太子呢?这样提问引出对“史事记载”可信度的探索,史学的方法介入其间,教学的深度、广度可想而知!也显示这样的教学道理:史料加上合乎于实际的“想象”(不是错觉),“神入”艺术才能大放异彩。即使占有了史料,也需弄清历史事实,这是进行“神入”历史的基本条件;弄清了历史事实,才能准确“活化”历史人物。

 讲“唐太宗”用“故事”,说武则天还用“故事”:“有一位大臣,长得体面,能力又强,深得武则天赏识,就有点恃宠而骄,对武则天的侄辈说话,声气陵厉,武则天看在眼里很不高兴,觉得我尚在,你就这样,我死了,武家谁制得住你。有一天,这个大臣上奏,援古引今,洋洋自得。武则天生气了,说:“你说的这些,我早就知道,不必再说。太宗时,有一匹骏马,没人能制得了。我当时是宫女,就对太宗说,我可以制,请给我三样东西,一是铁鞭,二是铁,三是匕首。铁鞭打,制不服,就住的头,还是不服,就用匕首割断的喉咙。太宗听了,很是称许。你今天是不是要尝尝我匕首的滋味!”用故事说人物,引入“想象”,可是张先生的教学手段。上历史课,说“故事”没有依据可不行,有“故事”而不“想象”细节也不妥。张先生用史书《资治通鉴》作根据,引导学生推理式“想象”,这是以“故事”为话题的艺术特点。唐太宗与武则天都用“故事”,但教学手法不同,武则天的“故事”,不是想象的简单前奏,也不是推理的一般铺垫。她的故事本身就蕴涵“想象”的生动内容――“好一个厉害的青年女子,有谋略、有手段,还有一股狠劲。武则天得到什么人的欣赏?唐太宗,我们很清楚唐太宗是怎样的人物,得到唐太宗法眼的肯定,何其不易。武则天形象在故事中就“丰富化”了。

应选取怎样的故事,作为想象的话题呢?

一、选取有依据的故事,让“想象”有严谨之美。

 “神入”历史人物的教学,要既有生动、丰富的“想象”,又要不失历史的严谨、厚实。选用故事为话题,不能“胡说、歪说”。“胡说”虽有想象的空间,但无历史之韵味。“神入”教学中,故事与历史之间,需要“想象”,但要顺理有情,合乎逻辑,不宜使用大量的随意“编造”。否则“神入”历史有失严谨之道,历史教学的学科意义也就不存在了。张元先生选择故事,考虑“严谨”,事出有据。如“故事”――“郭子仪的儿子郭暧娶了公主,当了驸马爷。有一天,小两口吵架,郭暧说:你不要以为公主就了不起,那个皇上的位子我爸还不要干呢!公主气坏了,跑回宫中向皇上哭诉。代宗说:这事你不知道,郭暧讲的没错,如果他爸想当皇帝,哪有我们家的份呢。郭子仪知道了,把郭暧关起来,进宫向代宗请罪,回来后还把这混小子狠很揍了一顿。”这不仅是故事,更重要的是严谨,有教学意义为什么呢?张先生用了《资治通鉴》卷二百二十四材料来说明,学生对“故事”的想象,自然有严谨、深化之美,这样“神入”历史人物,其教学方法也升华到了科学性高度。

二、选取有趣味性的故事,让“想象”有灵动之美。

把历史文化从史籍中搬出来,使之变成活的语言,深入浅出,化雅为俗,这是故事的特点。故事的另一特点,是极大地调动人的兴趣。以“故事”为话题,或雅或俗是另一回事,让故事充满趣味,却能使“想象”的翅膀有力、高远。趣味强的故事,更能激发“想象”,“神入”的人物,呼之即来,有声有色。张元先生很注重“故事”的趣味,如:“一场刀光剑影、人喊马嘶的血战,让英雄,满脸尘土,血染战袍,纵马回营,守卫将士高喊休要靠近。李世民脱下头盔,卫兵大惊,认出秦王,迎入营门。”一个风尘满身的侠客式英雄,没有趣味吗?学生怎能对“才智出众、作战勇武的李世民”不浮想呢!?

三、选取有启迪性的故事,让“想象”有深刻之美。

“神入”历史人物,选取的“故事”,要可以进行个性化解读,可以品出人物背后的人性与感悟,这是“故事”的启迪性。“故事”有启迪性,也就有思想。“神入”历史人物,不以“思想”启发学生,难免会华而不实。“故事”富有启迪性,“想象”一定有深刻之美。这种“深刻”,不仅含有丰富的知识、深邃的思想、独到的见识,还应有充满想象的力量。“故事”有启迪性,能令学生如入其境,欲罢不能,很重要的原因是它们极富感染力。选取有启迪性的故事,深化“想象”很必要。张元先生的“故事”就是这样的,如:“唐玄宗得杨太真为贵妃,宠爱无比,从此昏迷在声色中,政事上更依靠李林甫。唐玄宗曾对高力士说,当今天下太平,我要安居无为,政事全委李林甫去办,你看如何?高力士说,权柄不可以借给别人,如果他造成威势,谁还敢说他的不是。唐玄宗听了不喜欢,高力士叩头请罪,说自己发狂病,乱说话,该死。”这个故事启示于:唐玄宗连宦官不利林甫的话都不听,李林甫“媚事左右,迎合上意,以固其宠”的奸恶,唐玄宗 “杜绝言路,掩蔽聪明,以成其奸”的骄侈,令人深思,“想象”能不深刻乎!?

 

第三类,以人物“共性”为想象的铺垫,将历史人物动感化

历史人物“共性”,是运用比较的方法得到。“共性”能让人物性格鲜明突出,又能揭示人物多个侧面,使之有血有肉,形象完整;还能让同一历史舞台上的事件有因果联系,“共性”昭示着事件发生的方向。同一历史角落里,人物的“共性”,促成了事件发生的同时,也动感化了人物的形象。可以说,借人物的“共性”特点,也展开了后人的“想象”,“共性”作铺垫,激扬想象,既突出了人物的典型形象,又不失历史的真实。所以,筛选有典型意义的“共性”,将历史人物动化,很有教学空间。人物“共性”联系,是想象的台阶,也是探索事件的“通道”。如张元先生提问:“唐玄宗是一个怎样的君主?他与杨贵妃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为了让唐玄宗与杨贵妃“动”起来,先从两则史料中找“共性”,看史料:“材料一:性英断多艺,尤知音律,善八分书,仪范伟丽,有非常之表(《旧唐书》)。 材料二:善歌舞,邃晓音律,且智算警颖,迎意辄悟(《新唐书》)。”,有了“共性”,他们之间的“联系”,人物形象的动感,不难“想象”,而且角度新颖。再进行对话:

师:请学生先找出第一段讲的是谁?      生:唐玄宗。

师:对的!“仪范伟丽,有非常之表”是什么意思?    生:长得帅!

师:对的!“性英断多艺”,则指很聪明、很能干,又多才多艺。第二段是杨贵妃,“善歌舞”,尤其以“霓裳羽衣舞”最为有名。

师:要学生找出两位人物的“交集”之处。           生:音乐。

师:对的,他们二人对音乐都有精深的造诣和修养,我说杨贵妃擅长慢舞,是杰出的艺术表演家,唐玄宗则是优秀的艺术鉴赏家。

以“共性”来“想象”历史人物,很有意思。这个案例的人物“共性”把传统观点――“好色的昏君唐玄宗与祸君的美女杨贵妃”,进行了高明的动态化“翻新”。唐玄宗这个半昏半明的皇帝,也愈来愈鲜明。

总之,学习历史人物,不是给人物写履历表,而是塑造形象。想象要以史料为依据,史料要用想象来丰富。抓住几个典型,把人物“神入”,让人久久不能忘记而千古流传。这是“神入”历史人物所必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