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示范高中

江苏省四星级高中

学校微信

  |  

当前位置:教育科研 > 教科研论文

简评一次体育新课程标准研究的展示课

发布日期:2012-03-23 来源:[db:出处] 浏览次数:

近观摩市优秀体育教师展示的新课程标准研究课,教材新颖,内容丰富,教法先进.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互动,健康第一,欢乐教学,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新课程标准指导思想。观后令人赏心悦目,耳目一新,给笔者留下深刻印象。在学习中笔者也发现一些不足之处,在此,笔者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课堂教学的创新练习不够扎实

笔者观摩了健美操课,武术课,没能很好突出的主导地位,在健美操课中创新练习部分,笔者认为从课的设计之初就是败笔,作者的原意可以理解为在本课中体现学生的创新练习,让学生编创健美操。但是笔者认为在普通学校的体育教学活动中受体育教师自身素质和学校条件所限,健美操教学活动的开展并不普及,学生的健美操基础极低,甚至是一片空白。各校对健美操课,舞蹈课教学活动的开展并不正常,很多体育课的教学活动是在走过场,像展示课一样的课堂教学活动一年能有几次?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能够编创健美操新动作吗?总体来看,这节课的教学活动没有体现出健美操课的本质――练习。学生的练习时间太少,对健美操的理解太浅,这也是听课教师议论最多的问题。笔者认为这节课应是指导教师带领学生多做练习,多做动作,让学生多学会一些健美操动作,让学生看到健美操的键与美.学生有了一些健美操基础后,再让学生尝试编排简单健美操才有可能,才能达到创新练习的效果。不能一味为了迎合新课程标准,只为体现创新练习而不管学生的基础能力,不管什么项目都生搬硬套,其结果只能是画蛇添足,适得其反。

课堂教学有流于形之嫌

武术课上教师与学生一出场,师生都在腰上扎了一条纱巾。听课教师都在议论,都在猜想这条纱巾在课中将起什么作用,,直到课快结束时才发现,这条在腰间扎了一节课的纱巾,只是做放松练习时的道具。这不禁使笔者发问:这条纱巾只为做放松练习而用,就在腰间扎了一节课的时间,有这个必要吗?这对课堂练习有什么帮助吗?

笔者在观摩中发现另一个问题,本课既然是武术课,就应该体现武术动作的力与美,而纵观本节课学生的练习,只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了几下分解慢动作之后,再也体现不出武术运动的精,气,神。尽管指导教师在课中也提到做练习要有精, 气,神。但这体现在那里?指导练习是分解慢动作;分组练习是分解慢动作;表演练习是分解慢动作;单组表演是分解慢动作;合成练习是分解慢动作,而体现武术运动力与美的完整动作练习在本课中没有体现,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而且,在本节课中指导教师从没提到过动作要求,既然武术动作已分解练习,更应强调动作质量,手,眼,步,力,美体现在那?手型不到位,步型不明显,身形不要求,眼神不随拳,出手不发力,精,气,神难体现。没有动作质量要求,武术课教学活动永远不能体现武术运动的精,气,神,也就失去了武术课的实际意义。本节课的联系密度也明显不足,整节课充斥着分解慢动作练习,学生等待的时间多于练习的时间,达不到武术课练习效果,从教学过程中看出本课在设计上存在明显不足。武术运动只有通过多练习,完整动作连贯演练,才能形成动作定性,在脑中行程印象,达到教学目的。

三、指导教师的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通过本次研究课展示活动,笔者看到了研究课成功的一面,也看到了有些指导教师能力上的不足:多数指导教师课中语言表达过滥。如健美操课,武术课,从上课开始指导教师就是不停的讲,不停的说,当然不是技术要求的讲解,而是语言过于幼儿化。感觉不是在给高中上课,完全象幼儿教师在给一群幼儿园小朋友上课,这样好不好,那样好不好。亲切的语言,鼓励性的表扬是必要的,但过多,过滥,过头就显得纯粹是在表演。如:你做的太好了,比我做的还好,你就是我的老师,我拜你为师,我给你鞠躬。学生做的好不好暂且不谈,这样的语言与做法显得教师过于浮躁,不真实,在其他学生的心里也未必能接受这样做法,笔者认为体育教师在语言表达上应真实,亲切,果断,简练,在语言和行为上摆正师生的平等关系,才能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在本次展示课上暴露出来的另一个问题,是教师的示范动作不够专业,体育教师不仅是学什么像什么,更应该是做什么像什么,这是体体育师必备的基本素质。如:准备活动的搏击健美操,指导教师做走了样,冲拳不像冲拳,踢腿不像踢腿,完全没有了搏击健美操的那种美感。武术课上成了舞蹈课,没有了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冲拳,踢腿软绵绵,舞蹈成分胜过武术动作,又如何能给学生留下美感,让学生能对武术运动产生极大的兴趣,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呢?(这只是少数展示课出现的问题)从这次展示课看出,我们的指导教师还应该加强业务学习,不但要多会还要做的都像,领会各种运动项目的真谛。真正做到一专多能或多专多能,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一展风采,起到体育教师的样板作用,给学生一个直观,正确,优美的示范效果。 

《中学教学参考》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