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示范高中

江苏省四星级高中

学校微信

  |  

当前位置:教育科研 > 教科研论文

语文教改,别徘徊在边缘地带

发布日期:2012-03-05 来源:[db:出处] 浏览次数:

应试教育使中国的基础教育一片忙碌,但也给中国的基础教育留有诸多的遗憾。这种遗憾在语文学科上表现最为明显。许多教师过分关注语文的工具性,忽略语文的人文性,在课堂上讲得太多,致使语文课堂出现“独角戏”现象。虽然少数同仁意识到这个问题,并积极倡导语文教学改革,但是,改革仅徘徊在边缘地带:公开课,老师进行教学改革尝试;平时上课,回到老路,老师大讲特讲,抓字词,重基础,突出工具性----一切为了考试。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本人想对此作些浅述。

一、语文教改在边缘地带徘徊的原因

1、陈旧观念是导致语文教改在边缘地带徘徊的罪魁祸首

众所周知,一部中国教育史基本上是一部语文教育史。传统教育观点中师道尊严的思想一直影响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师徒如父子”的古训使许多教师在课堂上找不准自己的位置,时时扮演权威,扮演践踏学生思维幼苗的“王者”形象。到了唐代,大文豪韩愈又清楚地将老师的作用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也。”更加确立了教师的中心地位。因此传统观念直接导致老师以自我为中心,把课堂当讲堂。老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学生被动接收,成了“容器”,成了“知识袋”,没有了自主,更谈不上创新。每节课,不仅字词被老师讲了,文章结构被老师讲了,主题被老师讲了,甚至连学生品味精彩语句时都得拾老师嚼过的残渣。学生根本没有主动学习的机会,更谈不上个性化阅读,哪会有独特感悟呢?陈旧的观念导致错误的做法,直接造成语文教学改革的先天不足。

2、传统教学模式是语文教改在边缘地带徘徊的扶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中国的教育主要受前苏联的影响,尤其是前苏联凯洛夫教育学在我国普遍推广;其教育过程的“三中心论”(教师、教科书、课堂教学)、“五环节说”(预备、复习旧课、教授新课、巩固练习、布置家庭作业)以及教学本质“特殊认识论”的哲学立场,无不呈现出社会经济基础和意识形态对人统一标准的社会化要求。这种教育教学模式操作起来程序一致,标准统一,简单易行,且具有“掠夺性”种植的“短平快”效应。老师讲解,学生接受,再辅之以必要的机械训练,尽管耗时费力,劳民伤财,却能给教师带来“理想”的教学成绩、经济效益和社会荣誉,教师怎能不驾轻就熟,乐此不彼呢?至于这批学生(不妨比作一块沃土)以后的发展,那就不属于课堂教学的任务了。这种做法成为深受其影响者不肯轻易抛弃的扶手了。

3、应试选拔为语文教改在边缘地带徘徊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中考、高考作为指挥棒,指挥着教师按同一音调进行大合唱。为了唱出好成绩,老师们逐渐形成急功近利的思想。平时,他们将一篇篇文质兼美的好文章“肢解”开来,分为“字词”、“结构”、“中心”“写法”、“作用”等等部分,然后以“师者”的口气命令学生“吃”下去。临考前,老师们更是心急如焚:担心学生记不住“作品名称”、“作家原名”、“笔名”、“字号”、“籍贯”,于是把所有应该记住的作家的诸如此类的问题罗列起来,要求学生反复记忆,直至全部背出来;担心学生记不住古诗词名句,于是把初中或高中三年需要背诵的名句全部整理出来,要求学生对照互查,强行记住;担心学生不会概括中心,于是从很多文章中摘出一些孤零零的语段,让学生概括该语段表达的中心;担心学生考试时遇到没见过的题型,于是大量搜集中考、高考题目……如此循环往复,语文教师们也就年复一年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有时甚至“带月荷锄归”了。如此耕作,学生哪有时间自主学习?学生哪有时间进行个性化阅读?学生哪有机会“在课本里走个来回”?

因此,目前的考试制度及相关的教学评价方式等因素使语文教改只能在边缘地带徘徊。

二、语文教改,在边缘地带徘徊的危害

首先,语文教改仅在边缘地带徘徊的最大受害者是学生。

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无论母语教学的学科地位还将如何争论下去,但有一点是非常明确的:作为弘扬民族文化的主要载体――语文,必须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而传统的语文教学过分强调了语文的知识性、系统性、实用性,过分强调了语文教师的作用,而忽略了学生的感受,忽略了学生与文本对话时来自心灵深处的某种颤动,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接受美学的经典名言也就只能是天边遥远的梦了。学生强行记下的各种所谓的语文知识也因为琐碎且孤立,很快又被学生忘掉了。很多学生还因为当初“吃”得太猛、太多而“消化不良”,从此见了语文就“恶心”,更不要说产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并进而产生热爱祖国的情感了。最显性的实证就是很多学生考上大学后连一篇象样文章都写不出来,即使写了,也是错别字病句连篇。有的理工类大学生连毕业论文都无从下笔。这些事实早已见诸报端并引起有关教育者的高度重视了。至于说高中生、大学生字写不好,书不会读,那就更不是什么怪事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将从何谈起呢?

老师拼命地灌输知识给学生,学生失去自主学习的机会,老师主宰课堂一切,学生没有合作的时间。又因为应试教育的迫切需要,老师急于提供正确答案,学生也就没有探究的必要了。这就造成学生越学越不会学的结果。学生没有学习过程,不能掌握学习方法,因此,最终只能是“八十岁的娃娃”,需要别人搀着“走路”----自已没有能力独立解读任意一篇简单的现代文。

其次,语文教改只在边缘地带徘徊给语文教师也造成严重伤害

老师是语文教改的直接责任人,也是教改“在边缘地带徘徊”的受害者。教师在传统教育观念影响下,按固定的模式上课,必然让语文教学走进程序化的死胡同,教学也就难有创新。最近三十年的语文教学现实足以证明这一点。尽管其间出现了一批语文教学的改革者和开拓者,尽管全国也举办了许多语文教学研讨会、交流会,但全国庞大的语文教师群体中真正能走出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师仍然凤毛麟角,几个精英分子难以成就整个语文教改的百花园。语文课堂教学“少、慢、差、费”的顽疾仍没有被根治,语文课堂教学的总体情况仍然很糟。专家、学者要求改变语文教学现状的呼声仍不绝于耳。

三、避免语文教改在边缘地带徘徊的途径

(一)行政干预

为了避免语文教改在边缘地带徘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必须改变目前的教育评价体系,放弃多年来贯用的用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等参数评价教师的传统做法,改用立体评价、多角度评价政策(具体做法可由专家论证,此不赘述)。尽管有些工作已经着手做了,显然力度太小,对当前的教育教学的影响远远不够。

采用这种行政干预手段促进教改,最直接的作用是改变基层学校领导评价教师的方法,可以让教师放开手脚进行教学改革。这样,语文教改走出传统苑囿就有了前提保障。

任何改革都有“阵痛”,没有“阵痛”只能永远“疼痛”。没有“阵痛”,语文教改只能永远在边缘地带徘徊。

(二)教师“退耕”

1、语文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转换自己的角色

新颁发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训导者。”(《语文课程标准》15页)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持续发展的过程。交往的本质属性是主体性。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都是具有独立人格价值的人,双方都是彼此有关系的创造者。都有交流的主观能动性,两者在人格上完全平等。传统教学中存在的教师中心主义严重剥夺学生的自主性,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摧残了学生的自信心,导致语文课堂教学交流平台的虚无,师生交流的欠缺。

交流同时意味着教师角色的转换: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2、了解学生。老师应充分了解学生。“学生与生俱来就各不相同,他们没有相同的心理倾向,没有完全相同的智力,而都有自己的智力强项,有自己的学习风格。如果考虑这些差异,如果考虑学生个人的强项而不是否定或忽视这些强项,如果教育以最大程度的个别化方式来进行,那么教育就会产生最大的功效。”(《多元智力理论与个性化教学》,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第5657页,夏惠贤)因此,教师必须了解每个学生的与众不同之处,包括学生的兴趣、爱好、习惯等。特别要了解每个学生在学习语文上的差异性,了解各个学生在每一节课上学习语文的要求和设想,为“退耕”作好必要的准备。

3、为自主学习创造条件。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如同为植物生长提供必需的阳光、水分和肥料一样。除了前面论述的转变角色,放下教师的“架子”外,还要“简言”、“慎言”、“要言”。不能象传统语文课堂教学那样,教师把语文课堂当成展示自己口才的大舞台。教师成了主人,独行天下。学生成了看客,只能喝采。

但教师“简言”、“慎言”、“要言”不等于“不言”,教师不能成为旁观者、局外人。教师“少言”,学生就可以“多言”,体现老师对学生的尊重。教师“要言”,学生就不至于“胡言乱语”,这又体现教师对学生的责任感。这是深层次的师生相互尊重。

4、培养学生特长。课程改革不是以废除教师为目的的。教师从讲台上“走”下来不能无所事事,而要“走”到学生中间,尤其是“走”到学生心中,发现并培养学生心灵上的幼芽,让其茁壮成长。

(三)课堂“还林”

1、指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语文课程标准》第4页)。关于阅读,浙江的贺学根老师这样说道:“阅,无声的读,思想在静默中喧嚣,此时无声胜有声;读,有声之阅,情感在抑扬顿挫中飞翔,余音绕梁,物我两忘。” (《中学语文教学》2004.1―封二)阅读是学生体会语言、感悟文本所蕴藏的精神内涵的最好手段。不仅如此,阅读教育还可以“引导学生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

学生在积极的、放松的状态下的阅读,所产生的“只可意会”的妙境是其它任何手段都难以达到的。教师无论如何也不能剥夺学生这种独立感受文本的机会,要把阅读的权力交给学生。

2、教会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授之以渔”之所以被人们津津乐道,就在于它可以让接受方拥有取之不尽的财富。这也为“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提供了新解。怎样才能引来“源头”活水,让“沙漠”退却,让“山林”生机盎然?最好的办法就是教会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

3、公正、客观、多角度评价学生的语文学习。

“还林”其实就是让学生自主学习。老师如果只作旁观者,显然有悖于教学常理。老师从以前的主角退位以后,必须作为指导者和参与者热情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并能给予学生公正、客观的评价。为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语文教师还必须学会从多角度评价学生。“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学生个体本身就存在差距,千差万别的个体对文本的体悟就更加丰富多彩了。教师如果只从一个角度或用一个标准评价学生,势必会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谈不上尊重语文学科的文本解读多元性特点了。

教学评价不仅是老师的事情。老师也要提供机会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雅斯贝尔斯所说的“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所有大树彼此摇动,一片林海,风声飒飒,语文教学才会山青水秀,语文教学的天空也才会蓝天白云,语文教学以人为本的目标才不会落空。

四、语文教改不徘徊在边缘地带的好处

1、语文新课标确立了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地位,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因此,语文教改不徘徊在边缘地带的最大作用在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语文教改不在边缘地带徘徊便于学生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

3、语文教改不在边缘地带徘徊便于教师素养的提高。新的教学理念在淡化教师中心意识的同时,提升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必须在专业知识、教学能力、协调组织能力上高于学生,只有这样,教师在指导教学时才不致于闪烁其辞、左躲右藏,才能够做到游刃有余。教师也会在一次次指导中不断丰富、充实、提高自己。

语文教改别在边缘地带徘徊,这是新课标的需要,更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现代化进程发展如此迅猛的今天,作为中国文化载体的母语教学――语文教学理所应当是山青水秀,鸟语花香的境地。果如此,则一株株参天大树必将拔地而起,一批批栋梁之材必将支撑着祖国的每一片天空。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2、《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转换》

      3、《多元智力理论与个性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