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示范高中

江苏省四星级高中

学校微信

  |  

当前位置:教育科研 > 教科研论文

例析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管理艺术

发布日期:2015-09-27 来源:[db:出处] 浏览次数:

 [摘 要]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独立的思想,让学生成为学习探究的主体也是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目标,然而当前高中生物课的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着封闭、死板、盲动、乱动等不良现象。教学中教师必须通过师生亲和、情境创设等多种形式为学生搭建“动”的舞台,让学生多一份感悟和体验的机会,多一份参与的激情与动力,多一份心灵的对话与碰撞,为课堂的精彩生成奠定基础,使课堂教学真正促进学生素养和智慧的生成。本文从课前、课堂、课后几个环节来探讨通过教师的高效管理让学生“动”起来的相关艺术。

[关键词]  生物教学   生态课堂   管理 

为把“自主、合作、探究”这一理念真正落实到课堂,充分地释放学生的潜能,强力推进课堂改革,连云港市教研室于2014年在中小学全力推广“生态课堂”、“充分释放学生的潜能”教学模式。然而,综观当前高中生物课课堂教学的现状,在学生动起来的背后,还隐藏着学生被动、盲动、乱动的不和谐现象。要真正打破这种局面,实现教学方式的根本转变,作为一名高中生物教师,就要在课堂教学上下功夫,通过高效的课堂管理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让课堂气氛真正“活”起来。

那么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通过高效管理让学生轻松愉悦的想“动”、积极主动的“动”起来呢?本人结合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管”在课前

课堂管理是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调控人际关系,和谐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学习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而课前的有效管理是开展和顺利完成生物课堂教学活动的基石。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生物必修一的细胞膜结构时,本人将班级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小组学生在课前预习,并通过分组分工收集资料、准备相关材料并制作好模型,然后再课堂上对收集的活动课图片、材料进行交流及展示。关于细胞膜,学生用乒乓球代表磷脂分子的头部,铁丝代表磷脂分子的尾部,泡沫代表蛋白质,纯净水盖代表葡萄糖,制成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通过该模型的制作,学生对流动镶嵌模型的认识更加具体化、过程化、形象化,大脑中储存了想象的载体,记忆深刻,也容易扩展对生物膜的结构模型理性认识。

再例如,在讲解选修三专题5生态工程时,我首先让让学生课前通过收集资料、上网查阅等方式,对收集的活动课图片、材料进行交流及展示,运用图片等资料回顾近年来我国生态农业设计的典型实例。其次制定计划:①确立活动主题(如何设计生态农业更合理);②组织活动小组,进行小组成员的具体分工;③小组收集图片和材料资源,并进行解说词配文等;④确定各小组图片展板的设计、美术编辑人员,计划完成的规定日期,确定发言人员。

这样,在教师的课前积极引导下,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课前积极准备在课堂上交流的素材和内容,课堂上教师再进一步讲解如何设计,设计过程中应该遵循哪些原则等,这样课堂教学效果就显得非常好。

二、“管”在课堂

课堂管理是指教师为了有效利用时间、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减少不良行为而采取的各种活动和措施。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的任务外,还有一个的任务,也就是协调、控制课堂中各种教学因素及其关系,使之形成一个有序的整体,以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新课程实施的主渠道在课堂,新理念落实的关键也在课堂,因此高效的课堂管理更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主体性、参与性、积极性。

1“管”在导入时

高效的课堂管理应鼓励学生的积极行为,学生表现出具体的课堂积极行为时,教师应该允许学生参与其最喜爱的活动,或提供较好的机会与条件。

高尔基说写文章“最难的是开头,也就是第一句”。上课犹如写文章,导入的好坏往往直接影响着整堂课的效果,好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例如我在讲《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由于涉及的专业概念非常的多,而且都是我们难以用肉眼所观察得到的,这就容易使学生产生“望”而生畏的厌学心理。针对这种情况,课前我事先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课堂上我利用契机让每个小组的代表走上讲台讲述模型的制作过程及设计思路,来个大比拼,我发现学生们个个都伸着长长的脖子,跃跃欲试,真是出乎我的意料。学生的作品真的是一个比一个精彩,学生们兴趣高涨,课堂效果自然很好。这种让学生自己制作,自己展示讲解制作过程、说明细胞的各部分结构名称和功能的方法,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完成了学习目标,而且增进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凝聚力,同时也促进了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乐于探究。

这样,通过教师的高效管理让学生的“动”来导入新课,学生意犹未尽,可将他们激昂的情绪继续拉入课堂。

2“管”在重难点突破时

教师如何运用课堂组织策略和提问技术,确保班上所有的学生在课堂教学的每一部分都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是高效课堂教学管理的核心问题。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成功的艺术就在于使学生对你教的东西感兴趣。”当导入时的激昂情绪逐渐冷淡时,可利用重难点突破再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再次让学生“动”起来。

例如,在“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这节教学中,本课的重难点是果酒、果醋的制作原理和过程。针对这一重难点我采取以下步骤来突破:首先在导学案上布置以下问题:(1)果酒制作需要什么微生物?属于原核生物还是真核生物?其代谢类型是什么?

2)自然发酵用的酵母菌主要来源于哪里?酵母菌生长和繁殖的最适温度是多少?繁殖的方式是什么?(3)酵母菌的呼吸类型?(写出反应式)。(4)果酒制作时应给予怎样的时间、温度、空气条件?(5)参与果醋发酵的微生物是?属于原核生物还是真核生物?其代谢类型是什么?(6)醋酸菌生长和繁殖的最适温度是多少?繁殖的方式是什么?制作葡萄醋的醋酸菌主要来源于哪里?(7)果醋制作的原理是什么?(写出反应方程式)8)果醋制作时应给予怎样的时间、温度、空气条件?

请学生课前预习课本上相关的内容,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展示,特别是构建果酒、果醋的制作流程示意图,我让学生分组上黑板板演,并注明箭头方向和过程说明,然后换其他小组对别组的板演进行修改指正,最大限度地扩大交流展示的面。在交流展示的同时,让学生扮演老师的角色站在黑板前讲解。同时要求交流展示的同学声音要洪亮,口齿要清晰。教师不要打断学生的发言,要注意倾听与并关注同学的反应。教师根据学情进行点拨并强调同学书写要规范,图文要清楚,符号要准确,尽可能精炼表达。同时鼓励其他同学要主动质疑和补充,促进课堂互动生成。

接下来就是分小组开始做实验,同学们拿出榨汁机、葡萄、发酵罐、盆等器材,有的同学开始挑选、冲洗葡萄,有的已经开始榨汁,还有的同学在冲洗发酵罐,同学们分成小组,组内成员分工明确,井然有序,等到各小组都完成封瓶后,各小组选出代表到前台展示成果。最后,教师对表现好的小组进行加分以资鼓励。

又如在学习基因分离定律时,关于分离现象的解释的内容非常抽象,该处是本节内容的重点也是难点。为更好地让学生理解该部分内容,我组织了学生进行 “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首先,让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取两只大小一样的空烧杯(代表雌雄生殖器官),分别编号为甲、乙,在甲、乙两烧杯里分别装入100粒红豆(代表A配子)、100粒绿豆(代表a配子),摇动两只烧杯,使大豆充分混合均匀。然后,让学生闭上眼睛(排除主观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使实验结果更准确),双手分别伸入甲、乙烧杯中各取出1粒大豆,组合在一起,记下字母组合。重复抓取大豆5 0100次。每小组自己设计表格,统计实验结果。一个抽象难懂的生物学现象,通过学生动手实验,结合小组之间的交流讨论,使重难点得以有效突破。这种方法既能让学生积极的融入课堂,又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同时,在上述实验中,本人还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分组交流讨论:在实验中,甲、乙烧杯代表什么?红、绿两种大豆代表什么?为什么取豆时要闭上眼睛?与其他小组相比较,有什么发现?假如孟德尔当时只统计10株豌豆的杂交的结果,他还能正确解释性状分离现象吗?

通过教师的高效管理,再结合开展这种方式的“动”,在倡导民主、平等的气氛,我们要让学生在讨论中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反对讽刺、嘲笑持有不同观点、看法的学生;也必须反对轻视过程而去片面地注重结果,对一些重要的学习内容或一些易混淆、易发生错误的理论、观点、认识等问题,用多种多样的方法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或讨论,使其在辩论、讨论中寻求到正确答案或结论。通过开展这种方式的“动”,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得以飞扬,兴趣得到激发,我们的生物课堂才会真正地“活”起来。

三、“管”在课后

课堂管理的任务比较复杂。除了课堂人际关系管理、课堂纪律管理、课堂教学环境管理等方面,还应该包括课后的课堂教学的延伸性管理。结合生物学科的特点,当我们的课堂教学活动不能在课堂完成而需要转向课后时,教师就要通过高效的课堂管理使教学活动保持流畅。教师不仅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以有效足够的信息量,教师还要在课后给学生形成序列刺激,激活学生的接受能力,以维持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和兴趣。

 “研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基本理念之一,而传统的生物教学,教师剥夺了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机会,学生在教师的圈圈框框中,被动地接受,机械地吸收,学生的思维受到遏制,兴趣淡化。针对这种情况,要想让学生真正的对生物这门学科感兴趣,必须让学生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探究生物学知识、感知生物学魅力。

例如,在学习完《生长素的发现》这节课后,有的学生对植物的向光性非常感兴趣,想在家亲自做一做。在得到我的赞许之后的不几天,有位同学兴高采烈地来告诉我,他的实验非常成功。原来回家之后,他找了9个同样大小的小盘子分成三组并编号为ABC,每个盘子里都铺上四层纱布并且加入等量、适量的水(每天都保证纱布湿润),然后,在每3个盘子里分别放10粒绿豆、玉米粒和小麦粒,A组放在家里向阳的窗台上,B组放在卧室并且用纸箱罩起来,C组放在卧室,用一侧开有小窗的纸箱罩起来,并且在小窗一侧用台灯提供光照。9天后,在阳台上的和用有小窗的纸箱罩起来的都表现出了向光性,没提供光照的那组只是表现为直立生长。

通过课后的延伸管理,教师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教师只有信任学生,欣赏学生,鼓励学生.绐他们提供一个充分展示的平台,他们就会以主人翁的积极态度“动”起来,兴趣高昂地投入到“研究性学习”中去。

总之,在生态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高效管理,教师把有意识、有目的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动”的中心,便可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生物课的兴趣,努力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新教学理念。这样在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生物课堂不再是封闭的知识集中训练营,而是在“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环境下学会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相信只要我们给学生一片蓝天,学生的思维就会得以飞扬,灵感就会得到激发,我们的生物课堂就会越加变得春光灿烂,精彩纷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