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示范高中

江苏省四星级高中

学校微信

  |  

当前位置:教育科研 > 教科研论文

苏教版必修教材教学方式的选择与运用摭谈

发布日期:2014-10-24 来源:[db:出处] 浏览次数:

苏教版必修教材教学方式的选择与运用摭谈

东海高级中学  刘志

摘要:本文从经典文本、一般文本、辅助文本三个层面探讨了文本研习、问题探讨、活动体验等教学方式,初步构建了分类分级的分层次教学体系,为文白混编、不伦不类的苏教版必修教材找到了一条比较清晰的教学思路。

关键词:教学方式  经典文本  一般文本  辅助文本  文本研习  问题探讨  活动体验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不仅编写体例推陈出新,就连文本呈现方式也丰富多样。所谓的文本呈现方式其实就是文本教育功能的表现形式。文本的表现形式决定了教师教学实践过程中所应采用的教学方式,而文本呈现方式的丰富多样也就决定了教学实践过程中应采用的教学方式应丰富多样。也就是说教师使用教材时要学会“用教材教”,把教材作为教学活动的载体,把文本作为教学辐射的原点,使教学从平面走向立体。那么究竟怎样“用教材教”呢?其实苏教版必修教材已经构建了三种教学方式――文本研习、问题探讨、活动体验。下面笔者就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三种教学方式的运用。

经典文本,文本研习

“文本研习主要是提供典范性的阅读文本,创设阅读对话情境,引导学生参与阅读对话,表达交流阅读的体验感受,侧重于提高学生解读文本、鉴赏作品的能力。”1

苏教版必修教材中有很多经典文本,这些经典文本往往是大浪淘沙之后的文化宝藏,内涵极为丰富,底蕴极为深厚。因此在教学时可采用“文本研习”的教学方式,师生可对文本作细致深入的解读,以领悟文本深刻的思想,感受文本鲜活的意境,感受文本独特的情感,把握文本缜密的结构,辨析文本高超的手法。

为便于教学,笔者将经典文本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超重量级的,一类是重量级的。超重量级的经典文本主要有《赤壁赋》《六国论》《阿房宫赋》《荷塘月色》《听听那冷雨》《祝福》《林黛玉进贾府》《我与地坛》《指南录后序》《五人墓碑记》《烛之武退秦师》《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鸿门宴》《季氏将伐颛臾》《寡人之於国也》《离骚》《谏太宗十思疏》《蜀道难》《琵琶行》《滕王阁序》《陈情表》《项脊轩志》《长亭送别》《报任安书》《记念刘和珍君》等共25篇;重量级的经典文本主要有《沁园春・长沙》《我的四季》《劝学》《师说》《始得西山宴游记》《念奴娇・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登高》《雨霖铃》《声声慢》《想北平》《我心归去》《乡土情结》《前方》《今生今世的证据》《江南的冬景》《最后的常春藤叶》《一个人的遭遇》《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边城》《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等共21篇。根据不同的类别,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式组织教学。

(一)超重量级经典文本,酣畅讲解

由于超重量级的经典文本是储量极其丰富的文化矿藏,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会因知识积累、生活阅历、文化积淀的不足,而对文本走马观花,所得到的印象只是浮光掠影,所进行的探索只是浅尝辄止。所以对于这些经典文本,教师还是要采取传统的讲读法。教师首先要独立阅读文本,追求“文本生活化……运用各自的生活经验与文本对话,使文本与经验世界建立联系”2],并能做出个性化解读。然后教师借助教学参考书印证自己的体验与感悟,看看解读是否发生了偏差,如果发生偏差,可适时纠偏。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借鉴教参上的相关资料以及网上的参考资料,拓展自己解读的广度,加深自己理解的深度。经过上述三个阶段,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就会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深刻。教师可将自己的解读、教参的解读以及其他的解读加以整合,形成讲授的讲稿。待到对讲稿烂熟于心之后,教师就可在课堂上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感受经典文本的恒久魅力。与此同时,再适时传授给学生一些解读文本的基本方法,为他们尝试解读文本提供理论支撑,方法指津。笔者觉得酣畅淋漓的讲授不仅是一种启发,而且是一种极其深刻的启发,必然有助于学生对经典文本的深刻理解。

笔者在教学《林黛玉进贾府》时就抓住“总借俊眼传出来”这个板块标题,采用分步教学。第一步先通过林黛玉的“俊眼”去看荣国府中形形色色的人物、风格迥异的建筑,富贵典雅的居住环境;第二步再通过我们的俊眼去看林黛玉,看其沉鱼落雁的外貌,看其弱不禁风的体态,看其自尊敏感的心理。关于人物,笔者采用了点面结合的教学策略,先重点解读王熙凤、贾宝玉两个人物,结合文本对这三个人物的性格作细致的分析,这是点的突破;再分析贾母、三春、贾赦、贾政以及众多的丫鬟媳妇,捎带着把荣国府的建筑、环境也分析一下,因为居所的陈设往往也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征,这是面的整合。最后再通过我们的“俊眼”来看林黛玉,通过语言、动作以及心理的分析,进入林黛玉的情感世界,把握林黛玉的基本性格,这又是点的突破。无论是点还是面,学生理解起来都很有难度,如果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解读文本的话,学生往往会无从下手,不知所措。既然如此,倒不如教师精心备课,课堂讲授,讲他个痛痛快快,讲他个酣畅淋漓。笔者将钻研探索的成果整理写成了四篇讲稿:《长于机变,善于逢迎(王熙凤)》,《情痴情种,离经叛道(贾宝玉)》,《自尊敏感,体弱多情(林黛玉)》,《奴仆、环境,烘云托月》,作了四场《林黛玉进贾府》的讲座,笔者讲得神采飞扬,学生听得如痴如醉。讲座结束之后,学生大呼过瘾,更有不少学生意犹未尽,兴趣盎然,还在课下找来《红楼梦》阅读,最终都成了曹雪芹的“铁杆粉丝”。就这样,教学就从课内延伸到了课外。可以说这全是讲座的功劳,因为讲座点燃了学生学习热情的导火索,引起了学生红楼情感的集群爆炸。

(二)重量级经典文本,评点交流

对于重量级的经典文本,笔者采用了另外一种教学方式――评点。所谓评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圈点,二是评论。圈点就是利用一套能代表某方面理解意义的符号在文本上圈点勾画,留下自己的阅读痕迹评论就是阅读时在文章的“天头”、“地脚”及旁白处,对文本的思想内容、观点见解、构思谋篇、表达手法等加以品评褒贬,写出自己独特之感悟。

评点教学,首先要求教师评点文本,写出自己的体验与感受,以便与学生交流,其次学生要独立解读文本,进行评点,记录下自己的阅读成果。学生对文本的评点可能不够深入,体验可能不够深刻,但这没有关系,因为评点完毕后,教师还要组织学生汇报交流评点成果呢,其他学生的评点会给其以启发,其他学生的体验会给其以补充。如果学生的交流实在深入不下去,也没有关系,这时教师就可介入学生的讨论,表达自己的评点感悟,给学生以启发诱导,将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这样就形成了师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的多向互动,使学生的思维从静态走向动态,使语文课堂从封闭走向开放。

笔者在教学必修一“月是故乡明”专题时,就采用了评点教学法。该专题分为“漂泊的旅人”和“乡关何处”两个板块。前一版块的三篇文章设置了对话栏,编者作了评点示例,意在通过评点示例,指点迷津,这一板块的教学还是要由教师先下水示范,并教给评点方法,然后让学生尝试评点,师生间相互交流,彼此沟通。后一板块是前一板块的延伸和拓展,两篇文章只是留出了空白对话栏,这就意味着学生要对文本进行独立评点。评点完之后,同学之间可交换评点,相互补充,相互启发,增长见识,加深理解。交流之后,还可引导学生对评点条目进行评选,评选出最佳条目,汇集成最佳文本评点。评点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真正读懂作品、读透作品,实现精神的吸收,更能让学生丰富作品的内涵、拓展文本的外延,实现“二度创作”。除此之外,教师也会在评点的交流中也受到启发,引发了对文本更加深入的思考,形成崭新的研究成果。笔者根据评点的成果写成的《想北平》《我心归去》两篇教学设计也获得了全国中学语文教学论文(设计)大赛一等奖,应该说这都是评点教学带给我的意外收获。

一般文本,问题探讨

“问题探讨主要着眼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发展理性思维,培养批判意识。”3

苏教版必修教材中“获得教养的途径”、“文明的对话”、“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直面人生”“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等五个专题的文本呈现方式皆为“问题探讨”。那么何谓“问题探讨”?所谓“问题探讨”就是指师生在阅读、表达、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发展理性思维,实现教学预设的教学组织活动。笔者以为问题意识是“问题探讨”的关键所在。

首先要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然后是反复实践,探索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途径。根据以上教学思路,笔者将这五个专题中的文本分为两类:一类是重要的文本,一类是一般性文本,并根据这两类文本分别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

(一)重要文本,问题预设

先来看重要的文本。五个专题中重要的文本有七篇:《拿来主义》《雷雨》《一滴眼泪换一滴水》《辛德勒名单》《渔父》《逍遥游》《兰亭集序》。这七篇文章散发着历久弥新的文化气息,编者之所以把这些文章放到“问题探讨”的专题,笔者以为编者是想通过重要文本的问题教学来凸显问题探讨的典型性与示范性。既然是重要文本,教学时就不可能完全放开让学生讨论探究。教师还是要精研文本,找出教学的重点、难点,寻找重难点的突破口,选准教学切入的角度,进行精心的问题预设,并在预设的基础上,组织并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比较深入的探讨。在探讨过程中鼓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生成,允许旁逸斜出,但要自圆其说。上述教学主要以教师预设为主,学生生成为辅,旨在教给学生预设问题的基本方法。

《雷雨》是曹禺先生现实主义话剧的经典力作。笔者尝试着用精心预设的问题组织教学,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笔者共用了两节课完成了该文的教学。第一节课,笔者针对文本预设了以下一些问题:课文开头一段“舞台说明”的作用是什么?周朴园和鲁侍萍的见面是偶然的,鲁侍萍认出了周朴园,而周朴园并没有认出鲁侍萍,那么鲁侍萍为什么以叙述别人的故事的口吻诉说自己的遭遇呢?侍萍在与周朴园的对话中,有几处掩饰?又有哪些地方暴露了她的性格特点?这一层中,周朴园的情态上有哪几次变化? 试抓住精彩段落分析周、鲁两人的对话背后的潜台词。周朴园知道站在面前的正是30多年前被自己赶出家门的侍萍时,为什么会惊恐万状呢?周朴园在惊恐之后对侍萍的态度又有了哪些变化呢?鲁侍萍又是如何对待周朴园的呢?用问题组织教学,教师的教学思路极为流畅,学生也能积极主动发言,课堂气氛颇为活跃。第二节课主要是在第一节课的基础上,抛出两个问题:鲁侍萍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周朴园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怎样看待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感情?引导学生从整体把握的角度分析人物形象,使教学从局部向整体辐射,使课堂教学的气场越来越大。

通过《雷雨》的教学,教师不仅把自己从口干舌燥的讲解中解放了出来,而且把学生从静态听讲的被动中解放了出来,做到了长文短教的“短平快”。

(二)一般性文本,对话交流

再来看一般性文本五个专题中一般性文本主要有九篇:《获得教养的途径》《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东方与西方的科学》《中国和西方的文化资源》《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论厄运》《直面苦难》《人是能思想的苇草》《我为什么而活着》。以上九篇,可采取两种教学方式:其一是先由学生阅读文本,提出相关问题,写在纸上交上来;然后汇总到教师手中,由教师对问题分门别类,归纳整理,筛选出有代表性的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问题进行教学设计,明确教学思路,安排教学流程;课堂上学生提出的问题可先交由其他同学讨论,一般情况下通过讨论,学生会找到问题的答案或解决问题的办法,但也有特殊情况,学生讨论也会出现卡壳的情况,这时教师就要参与其中,和学生平等对话,对学生进行点拨指津。其二是把课堂搞成“记者招待会”。首先把学生分成八个小组,推举出组长,组织组内学生阅读文本后提出自己的问题,组内的其他同学作出回答,有些问题有些深度,组内同学展开讨论,能给出答案的就给出答案,不能给出答案的,提交组长;组长代表全组提出本组的问题,请其他小组同学讨论、回答,若讨论解决便顺利通过,若不得其解,可将问题提交教师;经过一轮讨论后,悬而未决的问题汇集到教师手中,教师不一定要直接给出答案,主要是点拨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若学生实在启而不发,再告知答案也不迟。以上两种教法,教师只是引导者、对话者,学生才是主宰者、支配者,旨在真正培养学生问题探讨的能力。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一文思路清晰,论证有力,堪作学术论文之典范。由于文本难度较小,理解并无太大障碍,笔者在教学时就采用了后一种教法,放手让学生提出问题,并彼此解答,逐步缩小文本解读的“包围圈”。各个小组围绕文本分别提出了以下问题:应该怎样处理时代发展与传统的关系?对“传统文化”的概念该如何界定?如何理解传统文化的特性?作者是怎样论述什么是文化传统的,文化传统的实质是什么?文化传统是如何形成的?文化传统的特点、作用如何?分析文化传统的变化和外来文化的关系?如何理解传统既是财富也是包袱?这些问题紧扣文本,既有的放矢,又层层递进,具有很强的逻辑性。解决了这些问题,学生就完成了对文本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学生又提出了一些开放性问题,这些问题就不拘泥于文本本身,而由文本向外辐射,拓展到鲜活的生活。学生提出了如下问题: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过西方的节日,如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等,而对中国传统的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等,却越来越淡漠,对此,我们该怎么看?在西方被认为是垃圾食物的可口可乐、麦当劳、肯德基等,却成了中国人的最爱,对此,我们又有什么看法?于丹和易中天的走红对传统是幸还是不幸?这些问题一经抛出,原本就热闹的语文课堂就更加人声鼎沸了,学生的讨论更加热烈,热情更加高昂,整个教学又形成了一个新的高潮。通过本课的教学,笔者才发现学生本就是等待点燃的火炬,一旦点燃,就会熊熊燃烧。既然如此,那么就让我们做创造火炬的点燃者吧!

辅助文本,活动体验

“体验学习是学习者将自己的身心投入到与外部世界或内部世界的交往中,生成情感的一种个性化学习方式。”4

苏教版必修教材中“向青春举杯”、“和平的祈祷”、“寻觅文言津梁”三个专题分别有一个板块的文本呈现方式是“活动体验”,“走进语言现场”整个专题的文本呈现方式全部都是“活动体验”。根据教材编者的意图,笔者对该部分文本的教学采取了两步走的策略:前三个专题可由教师组织并指导学生进行语文活动,后一个专题教师主要介绍相关理论,为学生提供方法指导,然后便可以放手让学生自行组织语文活动了。

(一)教师组织,引领语文活动

下面笔者就以《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为例,谈谈“设计未来”板块的教学。教师可先指导学生围绕“怎样选择职业”和“选择怎样的职业”两个方面概括马克思选择职业的基本原则,感受马克思为人类谋取幸福的大公无私的宽广胸襟,为自己进行人生规划提供择业指导;接着让学生仔细阅读马克思的自白,读完后再让学生完成自白的填写,写出自己的性格特点,写出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写出自己的人生格言,写出对自我的认识;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交流之前一定要征求学生的意见,若同意公开交流则公开交流,若不同意,则不能勉强。在学生清醒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可进一步让学生拟定自己的人生规划:树立人生理想,设计实现途径,制定奋斗计划;然后再让学生交流自己的人生规划,请同学和老师提出修正意见,进而对规划进行调整,努力使自己的人生规划既具有理想主义的浪漫,又有现实主义的坚实。最后由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做一小结,小结要多正面评价,多鼓动激励,要激发起学生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学生或平实汇报,或侃侃而谈,彼此交流既流动畅通,又生动活泼。

(二)教师点拨,放手自由活动

后现代主义理论认为,要“把学生看成是自组织系统,(要)强调学生在课程开发中的创造性和自我控制的能力”5。因此就要把活动体验看成是学生“自我筹划、自我定向,自我调节和自我调适的自组织学习活动”6。基于此,必修四“走进语言现场”专题就可采取以下教学策略。

首先,教师集中讲授有关理论知识,为学生进行语文活动提供理论指导。“在演讲厅”板块,教师着重讲解演讲的有关知识:演讲的特征、阅读演讲稿的基本要求,演讲的注意事项;“问答之间”板块,教师着重讲解访谈的有关知识:快速准确地把握访谈的主要进程和内容的方法,访谈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进行访谈的基本技巧;“交锋时刻”板块,教师着重讲解辩论的有关知识:辩论的基本特征,辩论的方法与技巧。

其次,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各个板块的相关文本,对重点文本作简要的解析,引导学生深入感受各种文体的基本特征及表达技巧。通过《不自由  毋宁死》《奥林匹克精神》的阅读,让学生感受演讲的不同的风格;通过《作为偶像》《白发的期盼》的阅读,让学生掌握提出文体的各种技巧;通过《关于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的讨论》的阅读,让学生让学生了解辩论的技巧和分寸的把握。通过文本阅读,学生初步获取了进行语文活动的感性经验。

再次,由学生自行组织,进行三项语文活动:演讲、访谈和辩论,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先说演讲。将班上同学分成8个小组,每个小组自由选取一个题目,组内同学围绕题目每人写一篇演讲稿,然后在组内演讲,并进行评议,评议时要指出有点,更要指出缺点,最好能提出建设性意见;经过评议后,再进行组内推选,推选出佳作一篇,准备在班级演讲(以上工作可在课下进行)。紧接着就可以在班上推选比赛评委,进行演讲比赛了。每位演讲者的演讲结束之后,评委都要给出点评,与此同时,非评委同学也可以参与点评;评委可从演讲稿的质量、演讲者的语言表达、演讲者的肢体语言等三个方面进行评分。演讲结束后,按照得分高低排出名次,对名次靠前的小组给予肯定与表扬。这样做,有利于形成竞争态势,也有利于形成生生互动。

再说访谈。“问答之间” 板块的“活动体验”部分提供了相当多的访谈练习,不妨把学生分成四组,第一组同学主要完成《作为偶像》后面活动体验第四题,第二组主要完成《白发的期盼》后面的活动体验第3题,第三组主要完成方案C活动体验第2题,第四组主要完成方案C活动体验第3题。各组同学可对本组的问题进行充分的讨论,尽可能多地设计出回答的角度及答案。教学可分步进行,首先由第一组推选出四位同学对第二组的四位同学访谈,访谈结束后由第一组组长进行点评;接着由第三组同学对第四组同学进行采访,采访结束后,由第三组组长进行点评;然后由第四组同学对第一组同学进行面试,面试结束后由第四组组长进行点评,最后全班同学一起聆听第二组制作的录音,听后全班同学都可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如此既全员参与,又分工协作,无疑是符合自主、探究的新课标的精神的。

最后说说辩论。《交锋时刻》“活动体验”部分提供关于辩论的练习题,抓住这个练习他扎扎实实地进行训练就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辩论水平。《关于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的讨论》后面活动体验的第3题,要求就“圆明园该不该重建”这一话题展开辩论,教师可据此放手让学生组织一场辩论比赛。在进行辩论之前,可对学生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的结果将全班分成正方、反方两大阵营。正反双方动员本方同学搜集支持自己的观点的论据及材料,并对对方可能发难的角度及问题进行预设,在此基础上,将相关材料与论据制作成卡片。接着就可在本方阵营内推举能言善辩之人充当辩手,并明确分工,各司其职,然后推选评委与主持人。待一切准备就绪后,就可进行一场唇枪舌剑、针锋相对的辩论比赛。比赛结束后,评委作出点评,其他同学也可随机定评,最终打出分数,奖励优胜方。

以上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从三个方面对苏教版必修教材的教学方式的选择与运用作了初步阐述,可能比较肤浅,但却来自鲜活的实践,可能比较鄙陋,但却反映自己的思考。笔者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认真付诸实践,就一定能使语文教学园地百花盛开,姹紫嫣红!

参考文献:

1]《“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教学方式研究”课题研究报告》,夏雷震、浦其伦、顾黎艳,《新语文学习・中学教学》J),2011年第1期,第10页。

2]《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活动体验”教学方式的实施策略研究》(D),周仕远,四川师范大学, 学科教学, 2009, 硕士,【导师】靳彤,26页。

3]《“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教学方式研究”课题研究报告》,夏雷震、浦其伦、顾黎艳,《新语文学习・中学教学》J),2011年第1期,第10页。

4]《体验:一种生命化的学习方式》,当代教育论坛(J),2007年第1期,第2629页。

5]靳玉乐,于泽元,《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版第302页。

6]《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活动体验”教学方式的实施策略研究》(D),周仕远,四川师范大学, 学科教学, 2009, 硕士,【导师】靳彤,53页。

(本篇论文获“教海探航”省二等奖)